如何看待“BBC人体实验:双胞胎医生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最后谁变胖?”这篇文章的结论?保持健康体

如何看待“BBC人体实验:双胞胎医生一人吃糖,一人吃脂肪,最后谁变胖?”这篇文章的结论?保持健康体重究竟应该如何控制饮食?

今天被这文章刷屏了,但仔细看过之后,觉得结论没错,但论证过程漏洞百出:
1、  谁说脂肪=肉?你当蛋白质是空气?三大营养素蛋白质每克含4大卡热量、脂肪每克含9大卡热量、碳水(糖和淀粉)每克含4大卡热量,两个餐单里吃糖的那位确实餐单里碳水含量高,但吃肉的那位除了吃进去的脂肪含量高之外,同时还摄入了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和脂肪在胃里需要4-6小时消化,碳水只需要2-3小时,所以肉扛饿没错,但吃肉绝对不等同于吃脂肪,纯脂肪就是植物或者动物油,要想看到底是脂肪对人的影响大还是碳水对人的影响大,应该是一个吃纯糖,一个喝油才算公平……(两个餐单摄入热量差不多,但吃进去的份量确实会差几乎一倍)
2、  “高蛋白食物更容易产生饱腹感,赞德吃的脂肪转化成了高蛋白”……这就是纯粹的胡说八道了……蛋白质就是蛋白质,脂肪就是脂肪,摄入的脂肪通过肝和小肠合成脂蛋白,通过血液运到脂肪细胞储存,但高蛋白指的是蛋白质,脂蛋白是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质-蛋白质复合物,这俩可真不是一回事……
3、  “无节制狂吃了一个月垃圾食品之后,体重居然减轻了1公斤”……太⋯⋯刺⋯⋯激⋯⋯了⋯⋯很多人看到这里一定眼前一亮觉得自己的春天来了,但我想说,摄入热量大于消耗热量,多余热量就会囤积起来使体重增加(不管它是变成肌肉了还是变成脂肪了),而消耗的大于摄入的,体重才有可能减轻(当然,掉的重量也有可能是水分和粪便)这跟你吃的是什么,其实没什么关系,只看你吃进去的到底有多少热量罢了……
所以,“整个过程最神奇的是单纯吃糖或单纯吃肉即使想吃多少吃多少,糖和脂肪在体内也没有过量引发肥胖”就是一句完全会将人引入歧途的话,只告诉你这俩人吃了什么而不告诉你他们生活中做了什么消耗热量的事,你如果照这么吃而不去消耗,不会引发肥胖才见了鬼……
4、 “50%的糖+50%的脂肪,这种致命组合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只有在精加工的食品中才存在,它正是全球变胖的原因所在,我读了6年医学院,当了10年医生现在才知道,很多以为知道的事情,其实我根本不知道”……我觉得写这文章的人现在还是不知道,而且他医学院怎么毕业的我都很怀疑……就拿甜甜圈举例,热量里一半是脂肪提供的没错,但另一半是蛋白质和碳水(糖和淀粉)提供的,你全算到糖头上,公平么……

健康的饮食习惯确实是要少吃不健康的食物,但不能片面且危言耸听,除了与西方相同的蛋糕、冰激凌、巧克力、饼干、薯片、炸鸡之外,中国传统饮食中,也处处可见高糖高脂的绝妙组合——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糖醋鲈鱼、粉蒸肉、小笼包、狮子头、肉粽;油条、油饼、锅贴、煎包、油炸丸子、麻球……这些不需要戒掉,只需要知道吃到多少合适⋯⋯具体的请查阅公众号“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中“健康健身”板块里的文章⋯⋯

该回答来自于百度问咖 李晋 大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