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后面是什么皇帝?

如题所述

武则天后面是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扩展资料:

一、早年经历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他的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

开耀二年(682年)正月,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在重润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并且还破天荒地将这位襁褓中的孙子立为皇太孙。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承皇帝位。

嗣圣元年(684年)改年号为嗣圣。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

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二月,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事后,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二、二度为帝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为首,也见机秘密谋划,准备除掉二张,拥立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

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中宗复位称帝,大赦天下。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二月,复国号为唐,一应典制,悉复唐永淳前旧,唐朝规复。

李显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韦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李显对此也无能为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武则天

百度百科-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8

唐中宗李显。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为首,也见机秘密谋划,准备除掉二张,拥立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

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中宗复位称帝,大赦天下。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二月,复国号为唐,一应典制,悉复唐永淳前旧,唐朝规复。

扩展资料:

李显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 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

韦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李显对此也无能为力。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李裹儿合谋下毒暴毙身亡,终年55岁。葬于定陵。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

同年六月,相王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王旦复位,是为唐睿宗。自此唐朝帝位转往李旦一系,直至唐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7-21
中宗,李显,之后是李旦

705年,武则天被逼退位,后由中宗李显复位
710年,中宗皇后韦皇后,和安乐公证合谋毒杀中宗,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殇帝,或少帝。
同年,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拥立睿宗李旦复位。
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才是到唐玄宗时代。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历史承认啊?只不过由于一些原因并未将周单独列出来。 第一,持续时间太短,只有十五年,且只有一位皇帝。 第二,周朝的十五年里中国的整体文化,国家政策与之前的贞观之治区别太小,基本是贞观的延续。 第三,武则天在张柬之发动政变后,还政于李唐,死后也是一大唐皇太后的礼节下葬,这是她本人的意思,可见她也把自己归于李唐王朝。 另外,因为武则天称帝,女主天下,修史之人一般是无法接受此事的,所以记载中大部分都是模糊的。 其实无论史官多么厌恶排斥武则天和她建立的周朝,却都会面对事实,她是改了国号,做了皇帝的。新旧唐书中都把武则天的事记录在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被记载的本纪里。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1-23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位皇帝(假如武则天不被算为唐朝皇帝的话),他的在位时间是683年12月~684年2月和705年正月~710年5月。

李显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也名李哲。一开始他被封为周王,后来改为英王。他的两位哥哥李弘和李贤的太子地位被废黜后李显成为太子,并以太子在高宗死后于继位。

李显继位后打算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与武则天抗衡。他的主要支持人是他的皇后韦皇后的亲戚。他打算将韦皇后的父亲韦元贞提拔为侍中,遭到武则天亲信裴炎的反对。李显怒下说,假如他愿意,可以将天下给韦元贞。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将他废黜。

李显被贬为庐陵王,软禁在均州和房州。

699年,武则天将李显重新立为太子。705年,迫于大臣和将军的威胁,武则天将皇帝位传给李显。李显恢复唐为国号。

李显对与他患难与共的韦后非常信任,与她同参朝政,将她的父亲封王,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得参政,获大权。安乐公主希望李显能将她立为皇太女,以继他的帝位,韦后这时也对他越来越不看在眼中了,希望学武则天般当皇帝。

710年有人指责韦后乱淫,韦后怕李显这次追究,于是与安乐公主一起决定将他毒死。

李显死后,韦后不久就被李隆基所杀。

李显被葬在定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