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为什么宁愿千里打工,也不愿在家种地?

如题所述

农民为什么宁愿千里打工,也不愿在家种地?

现在,农村大量青年人涌进城市,大部分都选择进工厂打工。为什么他们选择离乡千里打工,也不愿在家种地?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种地城市发展比农村发展快,在生活质量和基础建设上比农村好;另一种是单一地种地很难维持生活。具体分析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农村没有工厂

一般的农村,特别是西北的一些农村,还是靠天吃饭。挣钱只有外出这工这一条途径。想在附近就业,以前还有砖瓦厂,现在,就只剩下了煤矿。仅仅几家煤矿,吸收不了太多的就业人员。拿一个小村子来说,就业人员就有100人左右,你去哪里给找这么多岗位?而沿海一带,大小工厂林立,需要充分的人手,这也是为什么农民工异地就业的原因。

第二点:农村消费水平低

一个在我们村镇周围天天跑红白喜事的主持人说,自己忙活两天,也才挣400元,如果到县城,一个事就是1500元上面说话。别的不说,就是农村门口来卖鸡蛋和菜的,农村的老太太们一拥而上,掐菜,扯菜皮,什么办法都能用上。价格还不能比镇上太贵,不然,人们都去镇上买菜了。所以,环境逼的一些商人在称上作假。就像现在家家都有摩托车,但是一般的加油站就是不给摩托车加油,据有经验的人说,是因为摩托车加油少,没办法动手脚。在农村创业,产品只能对外,对农村的话,那把人能穷死。

第三点:种地不挣钱

一般,农村的土地少则三年,多则十几年不变更。一些新出生的人都没有土地。有些人一家5口人,只有3口人的土地,甚至更少,凭种地,简直比做梦还难。而土地很少有新修建的,所以,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再生资源。

也有人说,从包产到户以来,麦子一斤有原来的0.22涨到1.3元,大概就是6倍,而工作人员工资,从当时的25元涨到现在的3000元至5000元了,涨幅达到200倍,而且还有退休福利和工资,一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农工在不奋斗,不打工,不给自己找出路,靠啥生活?

或许,随着社会的进步,能跳出农村这个圈子的人都进化成了城市人。不能进化的,要么娶不起媳妇没有孩子,去世后一家香火就断了;要么只在一代一代繁衍,等待那个能带领家族人过上城里日子的子女出现,盼望有份好工作,有根基。

如果有农民工朋友看到这段文字,说说你们未来的路在哪里,如何选择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