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如题所述

土方量的计算土方工程主要依据竖向设计进行土方工程计算及土方施工、塑造、整理园林建设场地。土方量计算一般根据附有原地形等高线的设计地形来进行,但通过计算,有时反过来又可以修订设计图中的不足,使图纸更完善。土方量的计算在规划阶段无须过分精确,故只需估算,而在作施工图时,则土方工程量就需要较精确计算。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1. 体积法:用求体积的公式进行土方估算。2. 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别计算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3. 方格网法: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与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方格网法的具体工作程序为: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依据设计意图,如地面形状、坡向、坡度值等。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施工标高,划分填挖方区,计算土方量,绘制出土方调配图及场地设计等高线图。土方施工按挖、运、填、夯等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未进行,以达到建设场地的要求而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2
不同的工程适用不同的算法,应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具有相应算法的土方软件。常见算法有:断面法、DTM法(包括方格网、三角网等)。
断面法
对于道路、铁路、河道、渠道、大坝等带状、狭长的土方类工程,宜采用“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操作简单、精度高。(类似软件如:《易算土方》)
DTM法
DTM法(Digital Terrain Model包括方格网、三角网等)对于大面积的土石方工程,如:机场、矿山、大片农田平整等可以用DTM法来计算。DTM是数字地图模形算法的统称,最常见的是方格网、三角网和等高线,工程计算中应用最多的是方格网,其次是三角网,等高线法主要应用于地形陡峻的山区地形测绘。
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适宜用方格网法,对于起伏较大坡度变化大的场地采用方格网计算精度会降低,三角网是最理想的算法。
第2个回答  2015-09-14
挖土、填土、运输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计算,有时也简称土方。

土方工程。土木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有: 场地平整、路基开挖、人防工程开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筑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尽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时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费用,贯彻不占或少占农田和可耕地并有利于改地造田的原则,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调配方案,统筹安排

体积估算
在建筑过程中,不管是原地形或设计地形,经常会碰到一些类似锥体、棱台等几何形体的地形单体。这些地形单体的体积可用相近的几何体体积公式来计算,此法简便,但精度较差,多用于估算。

断面法
断面法是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的地块、地形单体(如山、溪涧、池、岛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沟渠、路堑、路槽等)分截成“段”。
分别计算
这些“段”的体积。再将各段体积累加,以求得该计算对象的总土方量。
其计算公式如下: v=(s1+s2)*l/2
当S1=S2时
V=S*L
此法的计算精度取决于截取断面的数量,多则精,少则粗。
断面法根据其取断面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垂直断面法、水平断面法(或等高面法)及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断面法。以下主要介绍前两种方法。
(一)垂直断面法
此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或土方工程(如带状山体、水体、沟,、堤、路堑、路槽等)的土方量计算。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公式(1—7)。公式(1—7)虽然简便,但在Sl和S2的面积相差较大或两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大于50m时,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大,遇上述情况,可改用以下公式运算:
v=L*(S1+S2+S3)/6
式中 S——中间断面面积。
S。的面积有两种求法:
(1) 用求棱台中截面面积公式:
(2)用S1及S2各相应边的算术平均值求S。的面积。
例:设有一土堤,计算段两端断面呈梯形,二断面之间的距离为60m,试比较用算术平均法和拟棱台公式计算所得结果。
先求Sl、S2面积
(二)等高面法(水平断面法)
等高面法是沿等高线取断面,等高距即为两相邻断面的高,计算方法同断面法。

方格网法
在建园过程中,地形改造除挖湖堆山,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各种用途的地坪、缓坡地需要平整。平整场地的工作是将原来高低不平的、比较破碎的地形按设计要求整理成为平坦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场地,如:停车场、集散广场、体育场、露天演出场等等;整理这类地块的土方计算最适宜用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是把平整场地的设计工作和土方量计算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其工作程序是:(1)在附有等高线的施工现场地形图上作方格网控制施工场地,方格边长数值取决于所要求的计算精度和地形变化的复杂程度。在园林中一般用20~40m;(2)在地形图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点的原地形标高(或把方格网各角点测设到地面上,同时测出各角点的标高,并标记在图上);(3)依设计意图(如:地面的形状、坡向、坡度值等)确定各角点的设计标高;(4)比较原地形标高和设计标高,求得施工标高;(5)土方计算,其具体计算步骤和方法结合实例加以阐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