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呢?

如题所述

我觉得这与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关,国画在我们中国是一项历史悠久,非常受人喜爱的传统艺术,虽然起源很早,但是由于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不生活在中国的人,也许很难欣赏传统国画的美丽。而油画起源于西方,相比传统国画来说,油画色彩更加丰富,形象更加写实,景观更为逼真,更容易学习,也更容易传播。

其次,我们还要考虑到时代背景,随着经济的繁荣,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复杂了,对文化的口味也变得各式各样,油画之所以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和它更具有普适性是有关的。国画注重传神,而不注重写实喜爱国画的朋友都知道,在国画中,花可以是黑的,也可以是红的,水可以是蓝的,也可以是绿的,更可以是墨色的,一切艺术技巧都只为表达内在含义,而不管它的外在如何。

以上的2点原因导致国画的受众面更小,真正懂国画爱国画的人也更少一些,其实就拿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相比于简单的水墨国画,我们也更加愿意去看一些色彩鲜艳的油画。但是现在中国文化已经走向世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我们中国文化感兴趣,国画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市场。因此现在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反复去质疑国画和油画谁高谁低,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艺术之中无法分出谁高谁低,这只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已。

我们更需要去做的是,如何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更鲜活更明明的方式扎根于现在的社会中,让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文化。或是有一天油画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也能在西方国家绽放出最美的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5

为什么油画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国画却没有在西方国家绽放呢?估计题主的这个问题触碰到某些国画艺术家的“痛点”了,但愿也可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是我们的国画“技不如人”还是我们的国画缺少在国外宣传推广呢?或许是“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吗?


论国画的文化底蕴绝对不会低于西方油画,同时国画的发展也不会晚于西方油画,那就奇怪了,难道是因为国画的题材没有油画题材丰富?我曾经把国画比喻成一道素菜,油画比作一道荤菜,从人性欲望角度来讲,人们更喜欢吃山珍海味的荤菜,即使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出家人,看了西方人体油画都会想着要“还俗”,从艺术的创作技法来分析,国画讲究太多了,就“笔墨”两个字都足够让人研究几十年才会懂其内涵,所以很多国画艺术家的艺术造诣都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又怎么会把国画创作好呢?


艺术创作是讲究灵活,而不是一味的“知难而进”,这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自从留洋的徐悲鸿先生和刘海粟先生把西方的美术教育体系带到中国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就是以西方的绘画理论为基础来进行的,这让中国的绘画界懂得油画的艺术家非常多,油画在中国的普及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反观西方绘画艺术对中国画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了,首先,中国画的美学理念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讲求的是意境,是感觉,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一种美术体系。


其中包含着书法,文学,诗词,金石多方面的元素,这与西洋绘画比较直观和写实的美学观是截然不同的,在西方的文化氛围中,对中国画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感性的,他们看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往往觉得很抽象,对墨色的浓淡干湿完全不能理解,他们会认为中国画造型不准,有的作品完全就是乱七八糟的墨块,因为文化层次的不同,导致西方美术界对中国画不能完全理解,到了民间这种现象就更严重了,有人会说,画的不像的能叫画吗,这就是中国画在西方不被认可的原因。

第2个回答  2019-08-05

首先,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和中国文化的背景,它们是有区别的,包括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东方哲学,它有一定的包容性,它有逆向思维;而西方哲学它是很直接的,非常的直观,很现实。
所以他们的背景也决定了他们的文化接收度。中国的包容性其实包括了写实主义,也包括了写意。因为你要达到写意,首先对写实是认可的。而西方文化是直观的,它对写意未必能够理解,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还是比较硬性的。要达到写意,他需要有很高的修养,这一部分的西方人,他还是对中国文化比较能够接受的,包括中国画。


很多的中国人画的油画,他有一些本土的意境在里头。甚至也有一些类似国画的效果,尽管他用的是西洋油画颜料。以油画的形式展现的,所以他很多的是中西结合的感觉。
而画西洋油画,在色彩的宽度上比较多,在西方的文化影响下,他接受中国水墨这种单色的或者是少量颜色的,在塑造上面就有局限了。这是一个表面的认知,更深的还是一个价值观的影响。其实我们用的西方绘画的颜料,很大的层面上,也是受价值观的影响,所以画的尽管是西洋画,有一些也和国画相似,当然也会受西方哲学的影响。画的很有视觉感。很有观念

第3个回答  2019-08-05
油画不仅在中国遍地开花,而是在世界各地都遍地开花。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油画艺术是世界性艺术语言的话题。

如果当初不是囿于人才的匮乏,就是郎世宁之类的油画人才大清国奇缺,否则,油画早就走向民间,走向更多有需要的有钱人家里,成为记录他们日常的重要工具和大厅中堂上祖宗的画像了。

在古典主义时代,西方的油画题材多数是神话和宗教故事题材,由于油画写实的特性,画面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无异,再结合故事情节,就很容易让观者明白绘画的内容。

从艺术的创作技法来分析,国画讲究太多了,就“笔墨”两个字都足够让人研究几十年才会懂其内涵,所以很多国画艺术家的艺术造诣都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又怎么会把国画创作好呢?

油画的发明本身就是绘画史上的一次革命。油画以其形象逼真色彩绚烂构图严谨立体感强且宜保存迎合了更多人的审美取向,而且学习掌握起来应该比中国画容易。这也是它能够在世界许多国家流行成为世界第一大绘画画种的主要原因。
第4个回答  2019-08-05
油画和国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绘画类型,国画重在写意,油画重在写实。国画: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国画,又称“中国画”,古时称为丹青,其精神内核是“笔墨”,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和西方绘画的原则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强调观察总结不强调现场临摹,而油画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却深受资本主义精神文化传统的熏陶和影响,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因为历史发展的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文明、商业文明、科学、文化已经渗透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文化领域里的一个分支,艺术自然也会随着西方文明渗透到各个国家。油画自身的优势,其写实能力强、表现范围宽、时代气息浓等优长。与国画相比,油画注重视觉感官的刺激,色彩饱满丰富,立体感强,具有装饰性,较容易取得观众的视觉愉悦感,这样就迅速形成了油画的普及推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