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人建国后什么时候开始普及使用的煤气?

如题所述

1965年起.液化石油气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80年代改革开放后煤气得到发展。至2005年,我国城市的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2%。
我国城市燃气的历史非常长,最早要追溯到1865年上海建成第一个煤制气厂,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但是解放前,我国煤气事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到1949年,全国仅9个城市有煤气设施.并且普遍处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状况,使用煤气的人口只有27万。
解放后,随着冶金、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燃气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至1965年起.液化石油气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但发展进程很缓慢,到1978年城市燃气普及率仅为14%。至2005年,我国城市的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1
中国普及使用煤气应该是很晚的,在城市普及使用煤气是在80年代初期,而在农村普及使用煤气,要到2000点左右才开始,而全部普及使用煤气恐怕到现在也没有做到,当然现在城市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气,只有农村还只能用煤气罐换煤气。
第2个回答  2022-03-10
1965年起.液化石油气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80年代改革开放后煤气得到发展。至2005年,我国城市的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2%。
我国城市燃气的历史非常长,最早要追溯到1865年上海建成第一个煤制气厂,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但是解放前,我国煤气事业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到1949年,全国仅9个城市有煤气设施.并且普遍处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状况,使用煤气的人口只有27万。
解放后,随着冶金、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燃气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至1965年起.液化石油气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应用。但发展进程很缓慢,到1978年城市燃气普及率仅为14%。至2005年,我国城市的燃气普及率达到了92%。
第3个回答  2020-01-01
1972年周总理访日本,带回2个液化气气瓶。同年中国研制了液化气炉灶,从那一年开始逐渐开始推广到各个城市。
第4个回答  2022-03-10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凿天然气井和利用天然气的国家。班固《汉书·郊祀志》说汉宣帝“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

又《地理志》也说西河郡鸿门县:“有天封苑、火井祠,火从地出也。”西河郡鸿门县,故治在今陕西神木县西南。

可见,西汉时早已发现天然气。但立火井祠,说明当时人们还难以解释这种自然现象,将它作为神抵来崇拜。

到了东汉,蜀中煮井为盐,刚开始时也未曾利用天然气。

实际上,当时蜀中有很多盐井,以仁寿县陵井为最大。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陵井:“纵广三十丈,深八十余丈”。对于“陵井”的来历,因是沛国张道陵(张鲁的祖父)所开,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又乐史《太平寰宇记》载:“若以火坠井中,即雷吼沸涌,烟气上冲,溅泥漂石,甚可畏。”

这种气,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然气,当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不久,临邓县的人民就开始利用火井煮盐了。

张华《博物志》载:“临耶有火井深六十余丈,火光上出,人以筒盛火,行百余里,犹可燃也。”临耶,即如今四川耶峡。

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用天然气煮盐。东汉末三国时代,人们对火井不但见惯不怪,而且进一步加以利用了。隋代时,官府还在这里设立“火井县”。

宋代,我国开始大规模利用天然气,发明小口深井钻凿法。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火井煮盐。

清代筒井钻凿深度已达约一千米,一口火井可煮盐七百锅。

期间,我国劳动人民首创一系列先进的钻井技术,如小口深井钻凿法、套管固井法、筑管引气法、试气量法等。在欧洲,英国最早直到十七世纪才使用天然气,比我国晚一千余年。

到了近代,在当时的上海租界,中国成立了最早的煤气公司。据《上海公用事业志》载,在清咸丰十年十二月,居住在上海租界的很多英国商人倡议在上海生产、供应煤气。

清同治四年(1865年),中国首家煤气厂成立,应用的是英国煤气照明的新技术,为上海租界提供照明。

随着科学不断进步,出现了电力公司。尽管“煤气厂”为维护自身利益,开始通过降价等方法参与竞争,但是照明和发电机的快速发展,煤气灯难以抵挡电灯的“猛烈进攻”,最终几乎所有用户都用上电力。

当然,煤气厂不会就此倒下,而是迅速调整发展方向,将煤气主要用于炊事。很快,一批批新建公寓和里弄房子安装上煤气,煤气业务逐年稳定增长。煤气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于1997年建设首条长距离天然气管线——陕京管线,

2000年后,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气东输管线,全长约4000公里,设计规模每年120亿立方米。

这一项超级工程,惠及2亿多人口,开创了中国开始大规模使用天然气的时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