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家风观后感500字

中华好家风观后感500字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7
孝——我们的坚持家风,是一种由家中长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身体力行的对家中的其他人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股具有家庭特色的作风。家风在家庭中经过了长期的培养,有着一股强大的感染力量。近日看了先儒王船山的忠孝家风纪录片,通过先贤的一举一动,让我对家风有了更深层次的一个认识,受益匪浅。记录片中提到王船山为了救自己的父亲,竟然做出了一个自残的壮举,机智的救出了自己的父亲。可以看出王船山的重要品德——孝。孝不止是王夫之的家风传承,更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好品德,百善孝为先。哪怕在自然界中,也有着孝的存在。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通过王夫之的事例,对于孝这个字,我的感受更加深刻。这从来不是嘴上夸夸其谈,是需要自身用实际行动让长辈感觉到自己对他们的用心,对他们的真诚。孝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品德,不伟大也不难达成。美好的品德既廉价也无价。但王夫之却让孝这个字,更加的伟大,更加熠熠生辉。他敢于奉献,懂得报恩。王夫之用自己给后世人做出了一个榜样,一个典范,更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融合在孝字里面的文化。其实王船山先生这样也是深受其父亲的耳濡目染,他的父亲王朝聘也是一位品行高洁的人,母亲卧病在床,尽管他事务繁忙,但他依然侍奉汤药寸步不离陪伴左右。不仅仅是孝,更有忠,忠于自己的信仰,忠于人品,忠于孝悌。父子两人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想要形成这样高尚的家风,不是一朝一夕,而是经过他们无时无刻以身作则,甚至是几代人,这般一丝不苟的坚守,将忠孝贯彻到底。当今社会文明高速发展,传统的价值观在发展中受到了冲击,“孝”更多的只是停留于表面。为人父母,都不愿意拖累自己的儿女,惟愿他们幸福安康。父母心,我们只有感恩。不过却有着许多人通过满足父母基本生活需求,经济需求,便自以为是做到了忠孝。殊不知可笑可恨。孝,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去感恩,而不是不情愿的履行职责一般。王夫之父子如此,我们亦是如此,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更是中华文化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忠孝两难全是一种自私的说法,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守住孝,忠自然不难达成,汉文帝亲尝汤药,董永卖身葬父,丁兰刻木求亲......。这些孝的故事感染着千秋万世的人。而王夫之的精神也正是通过忠孝两全来感染着当时的人,奉献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热情,最终形成了真知灼见的船山文化,忠孝两字贯穿其中,通过这短短的记录片我所了解的还只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还有更深的精神文化等待我去挖掘,我也希望通过自己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让自己的“个人风”更美好!
第2个回答  2019-10-07
我以前以为 只要开心🥳过每一天 就好了……
第3个回答  2021-04-05
很好
写的非常非常好 你们也去看看吧
第4个回答  2018-12-12
就到家都觉得你是男是女呢男的女的男的女的你的呢等你呢得寸进尺就到家恶霸呢不然。他。;是哪所学校地上你想怎么下面等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