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指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

如题所述

比德:是指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

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之中。

《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宋代朱熹阐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

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

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惯。

《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谈话。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和抱负,曾点最后一个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经过景物的选择、感情的渲染,变得雅致深远。这是孔子对山东城郊山水林木的自然美景的肯定,表现了孔子超然的、蔼然的、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另一方面,孔子又以这种诗情画意的美景来比附、象征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胸次悠然、物我同流的春游境界。这正是比德的自然美的欣赏过程。

比德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们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不过,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他的《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以橘比喻志向的独立不迁,同样是著名的比德篇章。

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上以松柏喻坚贞,以兰竹喻清高。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03

比德是指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的自然审美观。

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之中。

《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宋代朱熹阐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山,故乐山。”

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

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惯。

《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谈话。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和抱负,曾点最后一个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经过景物的选择、感情的渲染,变得雅致深远。这是孔子对山东城郊山水林木的自然美景的肯定,表现了孔子超然的、蔼然的、爱自然的生活态度。

另一方面,孔子又以这种诗情画意的美景来比附、象征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胸次悠然、物我同流的春游境界。这正是比德的自然美的欣赏过程。

比德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附人们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上以松柏喻坚贞,以兰竹喻清高。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

不过,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他的《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以橘比喻志向的独立不迁,同样是著名的比德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