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督查工作

如题所述

督查工作是一项艰巨性工作,督办的力度如何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进展和落实。因此,要做好每件督办工作,就必须增强责任感,坚持该督办的必须督办,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充分认识督查工作的重要性   督查即督促检查质量,督查是提醒责任主体、发现问题、指导运作、解决困难、总结经验的系统运作过程。毕竟领导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事情只是进行了一半,还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确保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决策和督查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没有决策,督查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条件;离开了强有力的督查,决策就有可能停留在纸上、会上、口头上。   二、着力提高督查工作的效能   工作要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本着“快办快查快结”的原则,日事日了,做到件件着落快,件件回音快。并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有见地、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要严肃认真,在督查过程中要行得端、做得正,决不可胡督乱查,对于发现的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决不可姑息迁就,做到查则必清、轻则必办、办则必果。确保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   三、注重提升督查人员的品味 督查之前,要吃透文件精神,理解督查意图,既要主动介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又要把握分寸,在督查中不要以“钦差”自居,颐指气使,也不能“好人主义”,当“和事佬”。要不断提高善于发现决策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为实现督查工作“查必清、清必办、办必果”的目标打下深厚基础。督查方法一定要有很强的可操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5
做新形势下的督察工作:

1、用BPM方法论助力集团对督办新建、立项审批、任务分派、督办反馈、督办考核等业务主线进行流程梳理,借助低代码平台强大的流程引擎推动督办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形成清晰的督办管理脉络;
2、和过去依靠“人去找事”的消极状态相比,BPM的又一个崭新思维是依靠“事来找人”实现流程驱动,借助低代码平台的一端配置多端同步生成、主子表关联、父子流程嵌套和定时任务等独特功能,实现督办消息的及时推送、督办流程的自动触发和督办事项的周期处理,形成智能的督办管理过程;
3、督办需要克服碎片化和行政化等管理通病,一来督办不能形成业务断点导致流程孤岛,二者督办要强调管控更要强调服务,借助低代码平台强大的报表引擎将督办事项按不同战略属性、不同组织层级、不同推进进度进行动态统计并以多样化仪表进行展示,方便领导对战略落实进行全盘把控;
第2个回答  2017-04-06
行政之要,重在落实;落实之法,贵在督查。督查工作是各级领导推动工作,确保决策落实、政令畅通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方式方法、指导手段都在发生着变化,给督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积极探索强化督查抓落实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措施,推进正风肃纪,更好服务经济加快发展。
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强化督查工作。一是围绕中心工作抓督查。督查工作要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决策意向,抓住重点、围绕重点开展工作。尤其是在推进重点工作中要抓住“难落实的事、不落实的人”,进行跟踪督查,紧抓不放,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二是围绕热点难点抓督查。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体现督查工作水平。越是热点难题问题,督查人员越要强化督查调研、超前考虑,充分重视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特别是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障碍性问题,长期性、根本性矛盾和在拆迁安置、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向党委政府领导反映工作中的“梗阻”,并大胆提出改进意见。三是围绕树立权威抓督查。权威性是督查工作的最大特点,也是推动决策落实的前提和保证。督查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使用党委政府授予的“尚方宝剑”抓落实,做到每次督查有根有据,摸实情、讲真话,及时向领导反馈情况、提出建议,使党委政府决策掷地有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创新载体,健全机制,形成督查工作新格局。当前基层督查网络不够健全,县级以下各级各部门缺乏专门的督查机构和相关制度,必须创新载体,健全机制,努力形成部门互动、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转有序、务实高效的督查工作新格局。要在各级、各部门建立督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督查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各级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及各级领导重要批示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创新督查工作方法,认真开展领导集中督查活动,切实推动各项决策和工作的开展落实。要把抓好专项查办作为督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督查通报,各级各部门要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督查结果通报。依法按章办理,对有效推动工作落实的督查人员或督查部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督查工作敷衍塞责、利用督查工作职权谋取私利,给工作造成影响、损失的督查人员,要予以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
把握导向,客观考评,树立科学政绩观。督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其效果好坏需要考核来检验。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新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更好树立科学政绩观,更好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和创业激情。在考核工作中,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完善是最关键环节,考核办法是否科学、公平、合理,直接影响着考核对象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因此,考核办法的制定要把握科学导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实施分类考核。要实行个性化考核,引导各地结合区域禀赋,挖掘地方潜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此外,考核办法的制定要坚持生态导向,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突出生态主题,为整个考核体系贴上生态标签。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要把握民意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考核“风向标”,通过建立民意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组织实施综合评议活动,让群众参与评判,使考核的重点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延伸,把gdp考核转化为老百姓能切身感受到的“幸福指数”考核,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