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红茶的优质与劣质?

如题所述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着于世。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江、临沧、普洱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

滇红工夫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C、闽红工夫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而不衰。

D、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大茶系采用政和大白茶制成,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多毫,色泽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气高而鲜甜,滋味浓厚,叶底肥壮尚红。小茶系用小叶种制成,条索细紧,香似祁红,但欠持久,汤稍浅,味醇和,叶底红匀。政和工夫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拼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特别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百年的政和工夫,一经问世,即享盛名。中叶,产量达万余担。后因战事摧残,茶园荒芜,至1949年年产仅900余担。嗣后,着力恢复传统品质风格,产量质量均有回升。60年代后,因改制绿茶,仅保持少量生产,年产约800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31

六大茶系中,红茶的种类较多,自然产地较广,按照其加工的方法与出品的茶形,一般又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那么怎样鉴别红茶的质量,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优质红茶的特征:
  (1)外形:条索紧细、匀齐。
  (2)色泽:乌黑油润,芽尖呈金黄色。
  (3)香气:小种红茶有松烟香;工夫红茶有糖香;川红有桔糖香。
  (4)汤色:汤色红艳,碗沿有明亮金圈,冷却后有“冷浑浊”现象。
  (5)滋味:茶汤滋味醇厚、鲜甜。
  (6)叶底:芽叶齐整均匀,柔软厚实,色泽红亮鲜活

 二、劣质红茶的特征:
  (1)外形:大小长短不均,外形粗糙,杂质多。
  (2)色泽:叶色暗黑,芽尖发黑,或茶叶呈青灰色、银白色;粗老叶色泽枯红。
  (3)香气:香气低弱、浑浊、持续时间短,或有异味。
  (4)汤色:汤色呈深暗色或浅暗混浊。
  (5)滋味:味淡薄或带粗涩味。
  (6)叶底:叶底花青、乌暗且不展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31

红茶的鼻祖在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明朝时期福建茶区的汉族发明,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关江氏家族是生产红茶的茶叶世家,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正山小种红茶世家第二十四代传人――江元勋先生所说,江氏族谱中记载:江氏家族于南宋末年迁居崇安县(现为武夷山市)桐木关,世代种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工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红茶属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我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有我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

红茶是发酵茶,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工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泉城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及东欧各国。 制作工艺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