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中的质量保证活动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般软件质量保证工作内容主要分三大块:
1)
过程辅导
依据研发过程体系辅导所有开发项目/版本前期及项目过程各个环节及各环节具体活动执行(含流程、方法、模板及过程中相关工具的使用)。
辅导时机:
ü到达项目/版本计划中计划的时间点
ü触发事件驱动(如:邮件)
辅导方式:
ü口头
ü邮件
ü电话
ü通讯工具(如:QQ、RTX等)
ü必要时可以开展正式的课堂培训(一般很少)
2)
过程检查
所有开发项目/版本开发过程中,依据当前的研发过程体系客观的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
检查的方式:
ü参加项目会议(评审会、周会)
ü与各个环节人员沟通
ü触发事件驱动(如:邮件)地进行检查
ü检查工作产品
3)
过程问题记录与跟踪
记录过程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跟踪不符合项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伴随上工作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其他工作内容,如下:
4)
向项目组和管理层提供质量保证活动结果——风险预警与问题报告。
预警风险、及早报告项目问题,使项目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是质量保证的重要价值体现。
有经验的质量保证人员能够基于过程中了解到的项目过程质量状况和产品质量状况,及时识别出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发现过程问题,并定期(一般都是一周)向项目组与管理层预警风险、报告问题。
项目组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回复质量保证人员报告的问题。
对于无法协调一致的问题要及时升级。
ü
就质量保证问题的认定双方不能达成一致。
ü
就质量保证问题的解决计划双方不能达成一致。
ü
项目组未按计划解决质量保证问题。
ü
……
管理层必须及时处理升级的问题。
ü
强制项目组解决。
ü
豁免。
5)
严重问题根因分析
质量保证人员需要定期(如每月/季度)对记录的问题进行分类与分析,对于过程中发生的严重问题或事故,必须了解问题产生的根源才能够在后续进行规避。一般若公司有多个质量保证人员,应以部门为单位开展问题根因分析活动,必要时还可以邀请EPG小组成员一起),问题根因分析活动结束后应向相关领导出具根因分析报告,提出当前的对策及未来建议。
6)
收集与反馈过程改进建议,协助过程改进
一般公司EPG(过程改进小组)大都由其它岗位人员兼职的,我就职的3家公司质量保证人员都会兼EPG中的某个角色。
质量保证人员在项目过程中会与软件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人员打交道,有心的质量保证人员在此过程中肯定能够发现很多研发过程体系不合理或不够完善的地方,同时项目结项时质量保证人员要进行质量保证总结,在总结过程中也可以收集到很多过程改进建议,质量保证人员要定期将收集到的过程改进建议反馈给EPG组长,由EPG组长规划过程的改进。
7)
其它
其它依据各个公司具体情况而定,如:定期进行交叉检查,开展研发过程体系培训,度量项目过程,协助项目经理监控项目进展。
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是有计划有序进行的,一般项目初期(如:项目计划阶段)质量保证人员要制订质量保证计划,质量保证计划要得到项目经理、质量部门负责人的评审/审批。
同时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也是有依据的——QA检查单,一般公司研发过程体系中都会制订一份完整的QA检查单模板,各个项目要依据项目过程定义进行裁剪。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3
过程质量保证人员的技能要求
达到第1层要求的pqa人员只需具备基本的技能和沟通能力
达到第5层要求的pqa人员所需技能包括:
1,cmmi、itil、pmbok、agile等等
2,所服务领域的基本知识
3,所在组织的各项规范
4,项目管理、质量保证
过程质量保证工作的成果展现
归根结底并长时间而言,项目或产品真正的商业成果是过程质量保证工程的终极成果展现,与开发团队、测试团队都是一样的。
但商业成果的展现不是短时间可以判断的。所以在短时间内pqa的成果展现主要依赖于pqa自身工作,典型的成果展现有:
1,pqa工作发现得到及时沟通并解决
2,分析不符合项,提供预防措施
3,分析关键指标,提供优化建议
4,结合项目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5,深入理解项目状态、风险和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6,将项目层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提升到更高管理层
7,分析项目/团队趋势
8,解决项目共性问题,优化相应规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