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众拿到了生产燃油车优先权,大众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

如题所述

继5月29日大众入股江淮敲定后,在6月11日,安徽省国资委、江淮汽车集团、大众汽车集团共同签署了包括江淮汽车集团、江淮大众投资协议以及江淮大众产品组合框架协议。

当这起举世瞩目的国有车企混改计划正式迈向正轨之后,江淮汽车的股票毫无意外地又大涨,在签约当天涨了9.98%,报收11.02元/股。

关于投资协议,我们并不陌生,大众将通过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

真正令业内震惊的是这份江淮大众产品组合框架协议。该协议有三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一是大众集团将授予江淮大众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产品。这点所带来的震撼力其实还好,因为江淮大众成立之际就定位为专注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在江淮汽车集团与大众集团深入合作以后,它在新能源领域方面肯定会进入飞速发展期。

二是确定了江淮大众未来的生产目标,其在2025年要生产20-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40万辆,预计两个阶段的总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500亿元。要知道,整个江淮汽车在2019年的营业总收入为473.62亿元,换句话说,9年后江淮大众的发展规模将与现阶段的江淮汽车相当。

三是大众集团承诺,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将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动汽车和燃油车。这个重磅消息一出,圈内立即沸腾,笔者脑海中也闪过了很多疑问:江淮大众不是只做新能源吗?它进军燃油车领域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怎么办?

众所周知,江淮大众虽然是在中德两国领导人共同促进、见证下成立的,但受限于此前《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该法条明确规定在汽车整车和专用汽车制造方面,中方股比不可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只能在国内建立最多两家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江淮大众只能通过生产新能源汽车,才能成为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

成立之后,江淮大众并不受大众待见,最开始还不被允许上市经由大众调校的产品,就连目前唯一一款在售车型思皓E20X也被大众以“未能满足上市产品要求”为由,一拖再拖,直至去年9月份才上市,以至于江淮大众在市场上声量小,存在感很低,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众拥有江淮大众75%的股份,并获得了管理权,后者成为了大众的“亲儿子”。

与此同时,国家对合资股比的要求进一步放开,在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也就是说,江淮大众不必局限于新能源领域,它也可以生产、销售燃油车。

既然成为了“亲儿子”,那么江淮大众所受的待遇自然是不一样了。

大众一方面为它持续输送新能源“血液”,将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中国生产基地设立在安徽,将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总部落户在合肥。

另一方面,大众直接给了它生产B级车、C级车等插电混合汽车和燃油车的优先权。

据江淮汽车官方表示,上述产品组合框架若达到预期目标,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江淮。

至于大众集团为何会如此偏爱江淮大众,在笔者看来,除了它与江淮汽车集团之间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战略需求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要敲打另外两家合资企业。

大众持有上汽大众50%股权,持有一汽-大众40%股权,这些年来它一直想提高在两家合资公司的股比,更直白点来说是想要在利润分配上占据更多优势。然而面对上汽和一汽两大集团,大众屡屡碰壁。

现在大众将一部分重心转移到江淮大众身上,就好像在对另两家合资企业隔空喊话:既然你们不改变,那就只好我改变了。

只不过,在瞬息万变的车市,大众也未必能完全按计划行事,光是如何平衡三家合资企业的布局和利益,避免出现内斗内耗的局面,就够它伤透脑筋了。再者,江淮大众能否撑得起大众的宏伟蓝图?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会眼睁睁地看见蛋糕从眼皮子底下被人拿走?这些也是大众需要细细思量的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