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冷战末期主流岸舰导弹

如题所述

盘点冷战末期主流岸舰导弹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结束的前三天,正在轰击斯坦利港的英国驱逐舰“格拉摩根”号,突然被阿根廷一枚“飞鱼”导弹击中。然而,这枚“飞鱼”导弹与击中“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和“大西洋运输者”号集装箱运输船的“飞鱼”导弹不同,是从海岸发射的。原来在此之前,阿根廷把舰载“飞鱼”导弹发射架改装成车载式,用C-130运输机运抵斯坦利港。

马岛战争结束后,这件事被很多人遗忘,但这种武器一海岸防御反舰导弹(简称岸舰导弹)的首次使用,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为研究未来海战提出了新的课题。岸舰导弹是一种防御性武器,通常部署在沿海战略要地。

旨在有效地控制狭窄海域和海上通道,以推毁在沿海活动的敌舰船,瓦解敌海上进攻,并和其它部队一起协调作战,有效地进行抗两栖登陆和海上攻击作战。

例如,在波斯湾的南也门和埃塞俄比亚的基地部署岸舰导弹,就可控制红海南部和亚丁湾,在叙利亚和利比亚部署岸舰导弹可控制地中海,在日本和韩国部署岸舰导弹可控制日本海,在土耳其部署岸舰导弹则可控制黑海。

只要一方能有效地控制其沿海地区,另一方就难以取得作战的全部胜利。

岸舰导弹作用明显,装备国也不在少数。苏联从1960年开始部署岸舰导弹,其老式的岸舰导弹是SSC-2B型“幼鲑”式。该型导弹需要许多支援车辆,且装备复杂,机动性;和发射灵活性都较差,其制导方式为无线电指令雷达末制导,易遭电子干扰、侦获和摧毁,因此是一种已过时的岸舰导弹系统。据悉,苏联曾向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朝鲜、埃及和古巴出口。

SSC-1型“萼片”式(也被称为“沙道克”)是苏联第二种岸舰导弹。该型导弹威力强大,最大射程可达320海里(无中继制导)。其发射车为四轴驱动,具有较强的越野能力,也可用安-22或安-124机空运。

通常以15~18个发射架为单位进行反舰作战,发射场均配有指挥、通信和海岸搜索雷达。由于该型导弹射程远,一般将其部署在远离海岸的内地,既增加了隐蔽性,又控制了较大范围的海面,因此具有较强的战斗力。该型导弹自1960年开始部署,目前越南军队依然装备该型导弹。

苏联的第三种岸舰导弹是SSC一3型,该型导弹是SSN一2“冥河”式岸舰导弹的改进型,最大射程为50海里,发射车为四轴驱动,越野性能好,但其重量大,跨越沟渠能力差。

发射车装载两枚导弹并装有目标搜索雷达和控制室,能独立完成作战任务,克服了“幼鲑”式和“萼片”式导弹装备复杂的弱点,提高了机动作战能力。

法国生产的“飞鱼”MM40型岸舰导弹比1982年阿根廷改装的“飞鱼”导弹更先进,机动性更强,每辆发射车装有4枚导弹,射程37海里。

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奥托玛特”岸舰导弹,射程为86海里,由直升机或飞机辅助制导、装在卡车或履带式车辆上发射。每辆发射车可装载两枚导弹,机动性较好。发射车可距指挥车12海里外发射导弹,提高了导弹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一支“奥托玛特”岸舰导弹部队可覆盖195海里海岸线,既可单独作战也可与其它部队协调作战。埃及和沙特阿拉伯也已部署了此种导弹。

在其他北约国家中,英国已部署了一种结构较为简单、被称为是“神剑”的飞鱼式岸舰导弹系统,以保护其直布罗陀海峡。挪威也生产了“企鹅”式岸舰导弹,最大射程16海里,主要用于抗两栖登陆作战。

位于北欧的北约成员国瑞典研制了RBS-15G型岸舰导弹,以取代RB-08型导弹。

瑞典还把“海尔法”反坦克导弹改装成岸舰导弹,定型为RBS-17。该型导弹采用激光制导,是一种重量轻、可灵活部署的岸舰导弹,主要用于近海防御作战,以摧毁登陆艇和两栖舰等作战对象。美国尚无岸舰导弹,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曾着手把“鱼叉”和“战斧”式巡航导弹改装成岸舰导弹。

在亚洲,位于西亚的阿曼部署了“飞鱼”导弹以保护波斯湾附近的多哈地区。日本则装备了SSM-1型岸舰导弹,即88式。

而台湾生产的“雄风”岸舰导弹,实际上属于以色列“迦伯列”式导弹的改进型,其发射车一次能发射3枚导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