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招聘要求都是硕士及以上学历?

如题所述

残酷真相:985硕博研究生已成为一二三线城市事业编中小学教师招聘主流
核心重点提示:全球经济大萧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教育部6大直属师范院校的本科公费师范生热高烧不退,本硕双985全国重点大学毕业生成为一二三线城市愈发稀缺事业编制教师招聘主流,而师范类院校普通本科师范生就业却难上加难,冰火两重天。
一,目前国内一二三四线城市招聘事业编公办中小学教师太抢手,一个编制教师岗位几百比一的惨烈竞争,导致各地越来越看重985全国重点大学综合类高校的口碑实力和毕业生的高考成绩。现实是教育部直属这几所前211师范类院校毕业生高考成绩太一般了(免学费包分配事业编的教育部6大直属师范类学校本科公费师范生高考成绩都是中上985学校录取的成绩必须除外)。
在学科实力上,第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期,由于学科建设成效不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双双进入被教育部公开学科警示和学科撤销的15所学校16个学科的黑名单,令人尴尬,同时其他211扶贫工程师范类院校的一流学科实力也很一般,而学科实力雄厚,全国重点大学的985毕业生出来做中小学教师,对想走好好读书这条人生路的中小学生们有正向榜样的引导激励作用。
二,至于必备的教师技能和教师资格证,现在都已经是公开招聘教师次要的选项,后天可以培养教学技能和入职后过渡期教资考试获得。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内一二三四线城市招聘中小学教师,也会以985大学毕业生为主的,这是大趋势。目前教育部在南京大学试点设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范类基础教育优秀毕业生,这是985大学开办教育学相关学科,培养国内拔尖中小学师资人才发出的明确信号。
三,在全球经济大萧条和疫情引发经济危机的压力下,某种程度上倒逼了国内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让更多高学历优质人才进入到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师岗位行列,这是利国利民的特大好事。各行各业目前就业难,也倒逼全国各地更多中小学用人单位以更挑剔的眼光审视未来需要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师资人才。
四,2015年后原来热门的财经类行业强校高考录取分数线开始趋冷连年骤降了,2018年后原来铁饭碗吃香的师范类院校热门专业也不吃香了(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类院校的包分配有编制的公费师范生除外)。39所985高校在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和双一流建设国家战略加持下,成为全国各地教育系统中小学校招聘事业编教师来源的新的主渠道。这是很多普普通通的中小学校校长们多年来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过去能招到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就是烧高香了,现在可以吸纳到更多985全国重点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到基础教育教师岗位序列了。
五,教育部部属两大师范类院校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期后,被教育部公开学科警示(含撤销),进入学科建设表现不佳的211扶贫工程14所学校黑名单中,口碑影响在基础教育圈影响很大,已经被国内一二线城市优质中小学教师招聘剔除在外了。
六,现在国内一线城市小学教师招聘,985本硕,甚至985名校博士研究生进入招聘小学教师岗位序列已经成为常态化,而国内二线城市小学教师招聘已经成为985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选择。(教育部6大部属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公费师范生包含在内)
七,疫情三年师范类院校本科公费师范生和本科普通师范生就业冰火两重天。教育部6大直属师范类院校本科公费师范生提前批高考录取分数已经达到中九985高校的档次水平,越来越热,而本科普通师范生在985高校毕业生强力冲击下,体制内公办中小学教师考编已没有任何优势,就业越来越难。知乎热点话题有关华中师大普通师范生未就业率达到33%,只是国内众多师范类院校的一个缩影。
八,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逐渐减少的进程加快,这意味着拥有优质教育稀缺资源黄金赛道的国内一二线城市迎来了精英人才人口红利增长的第二曲线,同时体制内事业编中小学教师教育人才竞争更趋白热化。清北复交,人大,华东五校,北师大等985顶尖名校硕博毕业生进入普通公办中小学校做基础教师教育工作已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对中国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九,现在事业编公办中小学教师待遇已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高级职称教师待遇更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下就业越来越难,这也促使更多偏好体制内单位就业的985高校本硕博毕业生涌入中小学教师序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