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抗美歼敌6万,无一败绩的吴信泉,究竟有多可怕?

如题所述

“怕个熊,美国人又不是三头六臂!我们要打它个人仰马翻,给世界人民看看!”这句话是抗美援朝之前,时任39军军长的吴信泉,在一次会议上的话,这一年他38岁。说完没多久就入朝参战。

果然,如吴信泉所说,美国人不仅不是三头六臂,反而因为前期判断失误,低估了志愿军的能力,被打得措手不及,本来已经快推进到鸭绿江的战线迅速反推,美军为自己的目中无人在这里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信邪、敢冲敢打的吴信泉带领军队,担任先头部队,每一次对阵的都是美军的精锐部队,在前期,美军的将领还十分自负,看志愿军一副轻蔑的表情,但是,吴信泉很快让他们为自己的幼稚付出惨重的代价。


也成功扭转了美军对志愿军的看法,始终冲在第一线的吴信泉带领39军,取得很多的胜利,但是39军打出了四个第一,完全是实打实硬碰硬打出来的,绝对的殊荣。

这四个第一,是从第一次战役到第四次战役期间,每次战役都能拔得头筹,打出志愿军的威风。

第一支击败美军骑兵第一师的部队

在美军决定出军朝鲜之后,抱着不能输的态度,派出大量的精锐部队,其中包括有着开国元勋师称号的骑兵第一师,这支从独立战争时期组建就没有遭遇失败的军队也被派到朝鲜。

到了朝鲜之后,势如破竹,一路充当先锋,攻城掠地,漂亮的战绩一个接着一个,麦克阿瑟也凭借这样的战绩,相信可以回家过节,但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吴信泉带领的39军以前也有开路先锋的称号,这次入朝依然被局于厚望。

入朝后第一次遭遇战在云山,云山郡的首府不期而遇,本来这里镇守的韩国第一师,但是麦克阿瑟意识到云山的战略地位不可丢失,而一样因为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志愿军必须拿下,双方不可避免的在这里狭路相逢。

有趣的是,双方都对对手不了解,美军以为这里是朝鲜军队,而志愿军以为是韩国军队,直到战役快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对方是志愿军,而志愿军发现对方是美军。然而,大事已毕。

和美军激战两昼夜,美军被完全击败,其中死伤1800多人,元气大伤,号称不败的骑兵第一师不败神话就此破灭。这一战称为云山之战,后来,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还将云山之战列为模范战例,收入《作战理论入门》一书。

第一个反攻进入平壤的军队

在取得第一次战役胜利之后,志愿军乘胜追击,向南方挺进,吴信泉指挥部队一路顺利推进到平壤城下,面对重大挫折,还没有反应过来的美军根本没办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于是,吴信泉抓住战机,一鼓作势,指挥116师攻破平壤,美军不得不再次撤退,志愿军顺利收复平壤,此后再也没有丢失。

第一支反攻汉城占领总统府的军队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志愿军士气高涨,本着速战速决的目标,想把美军驱逐出境,于是乘机发起第三次战役,目标是夺取汉城,吴信泉和他的部队再次成为主角。

一路高歌猛进,顺风顺手的推进到汉城,完全溃散的美军依然没有反应过来,在志愿军的猛攻之下,汉城被成功攻克,吴信泉带领部队占领总统府。这给志愿军带来的鼓舞不亚于第一次大胜利,因为胜利在望。

生擒美军最多的记录的部队

经过一连串的失败,美军已经冷静下来,不在目中无人,为了扭转败势,于是再次增加兵力,补充装备,增加供给,伺机反攻,第四次战役就此打响,相反,志愿军除了高涨的士气之外,别的都不太好。

补给线太长,武器装备的短板日渐明显,又犯了轻敌的错误,最终陷入对峙之中。但是,吴信泉带领的军队,在来势汹汹的美军跟前,依然获得不少战绩。他指挥第117师在向横城勇猛穿插的作战中,一次性歼灭2500余人,生俘美军800余人,创志愿军一次战斗生擒美军人数最多的纪录。

朝鲜战争结束后,吴信泉被授予中将军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2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篮球场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篮球队——“吴家军”。这支队伍一父六子,一共七人。在篮球场上,他们龙腾虎跃、上下翻飞,一胜炮司机关专业队,二胜装甲兵和工程兵球队,威震总参各大部。而这支吴家军的主心骨,正是战功卓著、令美军闻风丧胆的开国中将——吴信泉将军。

吴信泉将军出身于1912年,是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了红军。他生得浓眉阔嘴、身材魁梧,打起仗来从不要命。在龙岗、白沙、建宁、沙县等战斗中,他奋勇杀敌,屡建战功,历任红军班长、参谋、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特派员、红3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等等。

抗战期间,吴信泉又担任八路军115师687团政委、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6师师长兼政委。

吴信泉不仅打仗猛,同时也很爱琢磨、动脑筋。战斗时,他注重总结经验、精进战术;而到了闲暇时,闲不住的吴信泉便喜欢通过体育运动来加强自己对于战争的认识。毕竟体育在很多方面,和战争是相通的。

在所有运动中,吴信泉尤其喜欢身体碰撞十分激烈的足球和篮球,在球场上他总是像指挥战斗一样指挥球队,从来不喊“给我射”“给我投”“给我传”等球场术语,而是直接喊“进攻”“撤退”“围点打援”“四快一慢”等战场术语。在他洪亮的呐喊声中,旁人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打得热火朝天的战场,而不是球场。

吴信泉曾经说,打球一要讲勇猛,二要讲战术。而到了作战中,吴信泉也坚决地贯彻了这一点。在长期的指挥生涯中,吴信泉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指挥风格,那就是“智中带猛,猛中带智”,不仅讲究谋定而后动,同时还强调出其不意、奋勇无前。因此吴信泉在战斗中不仅能击败敌人,而且还充分的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尽量保住自己战士的生命。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战机岂能轻易放过。真正优秀的将领,绝不是机械地照搬上级赋予的任务,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见机行事。于是吴信泉当即决定:“咱们不要火炮了,直接杀出去,和敌人短兵相接!”。

于是,吴信泉“自作主张”,将进攻时间提前至17时。11月的天空黑得很早,我军在机枪和手榴弹的掩护下,向美军发动了排山倒海的攻击。其进攻速度、进攻精度以及勇猛程度,都是美国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当夜十一时,我军便已经攻克了云山城外所有的高地。

作为对手,美军震动极大,五角大楼当即宣布,结束军队中的种族隔离,不再单独设置黑人连、排、班等作战单位,部队不分人种实行混编。

在重创25师后,吴信泉继续率部向南迅猛穿插,并于12月6日晚解放了平壤,成为第一支进入平壤的志愿军部队。而在所有人都在欢庆平壤的解放时,吴信泉的部队已经杀到了“三八线”附近。

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志愿军战士不顾连日作战的疲劳,立即发动了第三次战役。而在这次的战斗中,39军又当仁不让地担任了主攻。其中,善于攻坚的116师成为了39军攻击的箭头。

在云山战役中,体现了吴信泉的勇猛以及对战机的把握。而在突破临津江,攻占汉城的战斗中,又充分体现了吴信泉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的特点。

在第二次战役中,我军缺乏在极寒地区作战的经验,导致大量减员,甚至出现了“冰雕连”的惨烈情景。虽然重创陆战一师,却未竟全功,让其突破了包围网。与此同时,吴信泉还注意到,我军在攻坚时,没有充分发挥炮火的威力,导致我军在进攻时,常常遭到敌人密集火力的拦阻,难以扩大战果。

因此吴信泉在接到主攻任务后,做了两手准备。

第三次战役打响,我军的84门火炮大发神威,近距离击毁了敌人所有的堡垒和火力点。吃了辣椒牛肉的战士们蜂拥而上,顺着被火炮轰出的缺口进行迅猛的突破。前后不过5分钟,敌人吹嘘为铜墙铁壁的临津江防线就告被破,守卫在对面的韩军全线溃崩。更令人意外的是,美军沃克中将在逃跑时慌不择路,撞上了韩军第一师的一辆卡车,当场毙命,成为美军在朝鲜战场阵亡最高级别的将领。

吴信泉抓住战机,扩大了战果,终于在4日16时率先杀入汉城,再一次拔下了头筹。

在第四次战役中,39军参与了著名的横城反击战。其中,39军117师迅猛穿插,配合友军歼灭韩军第八师大部和美军二师一部,杀敌3300余人,俘虏2500多人,其中光美军就有800余人,这是志愿军入朝以来歼敌最多的纪录。

听闻39军再次大发神威,甚至连傲慢的麦克阿瑟也不禁为吴信泉的智勇而胆寒,只称他“真是可怕”。

吴信泉不仅攻得出来,还守得住。在第四次战役后半阶段的防御战中,面临李奇微和范弗利特的“火海战术”,39军积极防御,在50多天的时间里每天承受敌人几万发炮弹的进攻。然而美军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攻破39军的防御。

在包围华川水库时,吴信泉发现华川水库储水量较大,于是想到了当年韩信潍水之战的水攻之计。于是他命令战士们关闭水闸,在华川湖中蓄水。不久后,美国陆战一师果然如约而至,妄图在华川建立炮兵阵地。

就在这时,吴信泉立即命令战士们开闸放水,汹涌的水流瞬间冲垮了陆战一师的营帐和炮兵阵地,也让这些海军陆战队重新锻炼了一下自己的水性。正是用这种“古老的战法”,吴信泉足足将美军阻挡了7天。等美军派遣187空降团,试图堵截39军后路时,吴信泉早就带人撤得无影无踪,把李奇微气得捶胸顿足

第2个回答  2021-01-20

1950年9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在仁川登陆后,形势逆转,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甚至还狂妄的轰炸中国领土。有鉴于此,中国派出了志愿军入朝参战。

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打破了美军不败的神话,很多战将更是让美军胆战心惊。

其中就包括了3年抗美歼敌6万,无一败绩的吴信泉。

吴信泉1926年就参加革命了,是走过长征的红三军团老红军了。到达陕北后吴信泉被派到徐海东领导的红十五军团任职,后来还被被任命为687团政委。

后来,687团成为八路军第二纵队的一部分,南下新四军,又成为第三师的一部分,吴信泉跟着师长黄克诚挺进东北,番号先后改为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以及后来的第三十九军。 

在东北,吴信泉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以及辽沈战役,后来随着四野入关更是一路打到了广西,立下了卓越功勋。

朝鲜战争爆发后,吴信泉带着三十九军,入朝参战。刚入朝鲜,吴信泉就和美国的王牌骑兵第1师遭遇了。

美骑兵第1师从平壤北上,进入云山、龙山洞地区,本来是接替南朝鲜第1师的防务。由于美国根本就没有发现志愿军入朝,所以毫无担心。

结果碰到了吴信泉的39军,大战一触即发。第39军正奉命攻歼云山之敌,其实当时他们还以为对方是南朝鲜的军队,可是进攻发起后,第39军各部才发现与之交战的是美国人。

不过全军将士也并没有胆怯,反而斗志更加旺盛,作战更加勇猛。没多久,美军和南朝鲜军队开始逃窜,云山战斗胜利结束。

云山一战,是一个漂亮仗,也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不过这也不是39军唯一的辉煌。之后,39军配合友军收复了平壤及"三八线"地区,还是第一支开进平壤的部队,在南下作战时,仍然是39军,第一个占领了南朝鲜总统府。

尽管39军后来北移开始担任临津江两岸的防御任务。粉碎了敌人数百次进攻,稳定了防御态势,配合了停战谈判。还涌现出倪祥明、高云和等许多战斗英雄和"突破临津江英雄连"等许多英雄集体。

在朝鲜,吴信泉的39军,基本上打满了全场,可以说是攻守兼备,共歼敌6万余人,而自己却从未尝到败绩。因此39军将士经常说:“38军是万岁军,我们39军是常胜军”。而作为39军军长的吴信泉,自然是常胜将军。

朝鲜战争结束后,吴信泉回到国内,任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并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第3个回答  2021-01-14

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篮球场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篮球队——“吴家军”。这支队伍一父六子,一共七人。在篮球场上,他们龙腾虎跃、上下翻飞,一胜炮司机关专业队,二胜装甲兵和工程兵球队,威震总参各大部。而这支吴家军的主心骨,正是战功卓著、令美军闻风丧胆的开国中将——吴信泉将军。

吴信泉将军出身于1912年,是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了红军。他生得浓眉阔嘴、身材魁梧,打起仗来从不要命。在龙岗、白沙、建宁、沙县等战斗中,他奋勇杀敌,屡建战功,历任红军班长、参谋、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特派员、红3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等等。

抗战期间,吴信泉又担任八路军115师687团政委、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6师师长兼政委。

吴信泉不仅打仗猛,同时也很爱琢磨、动脑筋。战斗时,他注重总结经验、精进战术;而到了闲暇时,闲不住的吴信泉便喜欢通过体育运动来加强自己对于战争的认识。毕竟体育在很多方面,和战争是相通的。

在所有运动中,吴信泉尤其喜欢身体碰撞十分激烈的足球和篮球,在球场上他总是像指挥战斗一样指挥球队,从来不喊“给我射”“给我投”“给我传”等球场术语,而是直接喊“进攻”“撤退”“围点打援”“四快一慢”等战场术语。在他洪亮的呐喊声中,旁人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打得热火朝天的战场,而不是球场。

吴信泉曾经说,打球一要讲勇猛,二要讲战术。而到了作战中,吴信泉也坚决地贯彻了这一点。在长期的指挥生涯中,吴信泉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指挥风格,那就是“智中带猛,猛中带智”,不仅讲究谋定而后动,同时还强调出其不意、奋勇无前。因此吴信泉在战斗中不仅能击败敌人,而且还充分的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尽量保住自己战士的生命。

抗战期间,吴信泉在山西省长治高平地区指挥了南、北李村两场伏击战。战斗中,日寇被吴信泉围追堵截,损兵折将,被击毙270人,而我军伤亡却仅仅只有4人。从此时起,吴信泉的作战风格就已经颇具雏形。而到了解放战争中,吴信泉更是在林彪的教导下更进了一步。

作为第四野战军39军政委的吴信泉深受林彪作战思想的影响,让自己的指挥风格更加谨慎而细致。而这一作战方式,让吴信泉打遍半个中国,最后在朝鲜战场释放了光彩。

1950年9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而吴信泉所率领的39军,成为第一批杀入朝鲜的志愿军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的强大几乎人尽皆知,他们的装备和火力更是冠绝世界,即使苏联老大哥都远远不能和美军相比。而我军手中的武器呢?那就更不够看了,对于美军来说,简直就是“原始武器”。

志愿军进入朝鲜后,与美军的第一场交锋,就是吴信泉指挥的。而39军所面临的第一个对手,便是号称160年不败的美国骑兵一师。可以说,这是一场王牌对王牌的对决。

当时,吴信泉带兵到达了战略要地——云山,准备对驻守在当地的南韩第一师发动攻击。原本,志司决定于11月1日19:30分发动进攻,然后敏锐的吴信泉却注意到,美军和韩军正在换防,正是云山城防御最为薄弱的时候。但此时,我军炮兵还没有进入阵地。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战机岂能轻易放过。真正优秀的将领,绝不是机械地照搬上级赋予的任务,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见机行事。于是吴信泉当即决定:“咱们不要火炮了,直接杀出去,和敌人短兵相接!”。

于是,吴信泉“自作主张”,将进攻时间提前至17时。11月的天空黑得很早,我军在机枪和手榴弹的掩护下,向美军发动了排山倒海的攻击。其进攻速度、进攻精度以及勇猛程度,都是美国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当夜十一时,我军便已经攻克了云山城外所有的高地。

当听说对面的美军是160年不败的王牌师,吴信泉反而大喜过望,他当即下令:“要发扬我军近战、夜战、“刺刀见红”的特长,首先在气势上压倒美国佬!”

随后,39军的战士们端着刺刀杀入云山,挑得美军污血四溅,全歼美8团3营,毙伤俘美军1800余人。云山之战,戳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让西方各国颇为叹服。甚至日本自卫队,将云山战役列入军官基本教材内,成为了步兵攻击的典范。

首战告捷后,吴信泉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立即投入第二次战役之中。第二次战役,是一场以诱敌深入为主的战役。而第二次战役的主角,是与39军同属四野的38军。这一仗,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名号。

但要说表现第二好的军队,自然非39军莫属了。此战中,吴信泉集中了3个师,将美25师麾下的第24团分割包围,并且歼敌过半。更让人惊喜的是,39军还成建制地俘获了美军一个黑人连,而在朝鲜战场上,这是极为罕见的。

作为对手,美军震动极大,五角大楼当即宣布,结束军队中的种族隔离,不再单独设置黑人连、排、班等作战单位,部队不分人种实行混编。

在重创25师后,吴信泉继续率部向南迅猛穿插,并于12月6日晚解放了平壤,成为第一支进入平壤的志愿军部队。而在所有人都在欢庆平壤的解放时,吴信泉的部队已经杀到了“三八线”附近。

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志愿军战士不顾连日作战的疲劳,立即发动了第三次战役。而在这次的战斗中,39军又当仁不让地担任了主攻。其中,善于攻坚的116师成为了39军攻击的箭头。

在云山战役中,体现了吴信泉的勇猛以及对战机的把握。而在突破临津江,攻占汉城的战斗中,又充分体现了吴信泉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的特点。

在第二次战役中,我军缺乏在极寒地区作战的经验,导致大量减员,甚至出现了“冰雕连”的惨烈情景。虽然重创陆战一师,却未竟全功,让其突破了包围网。与此同时,吴信泉还注意到,我军在攻坚时,没有充分发挥炮火的威力,导致我军在进攻时,常常遭到敌人密集火力的拦阻,难以扩大战果。

因此吴信泉在接到主攻任务后,做了两手准备。

首先是解决防寒问题,他命所有战士自己编织草鞋,绑在鞋子上防滑;剪开雨衣,缝制防寒袜防水御寒。在战前,吴信泉还给战士们下发酒精和猪油,随时涂抹在身体上,防止冻伤;在发动冲锋前,吴信泉更是下了血本,给战士们炖了好几锅辣椒牛肉,可以让他们趁着一股子热乎劲,直接冲过临津江。

其次,吴信泉不顾危险,亲自带人在距离敌人前沿150米至300米的地段上,利用江岸多悬崖峭壁陡坡等特点,构筑了很多暗堡,然后将84门火炮藏在地下隐蔽。

一切准备就绪后,吴信泉趁着天降大雪、敌人飞机视线所阻,带领数万士兵神不知鬼不觉地潜伏在距离敌人仅100米的地方。

1月31日,第三次战役打响,我军的84门火炮大发神威,近距离击毁了敌人所有的堡垒和火力点。吃了辣椒牛肉的战士们蜂拥而上,顺着被火炮轰出的缺口进行迅猛的突破。前后不过5分钟,敌人吹嘘为铜墙铁壁的临津江防线就告被破,守卫在对面的韩军全线溃崩。更令人意外的是,美军沃克中将在逃跑时慌不择路,撞上了韩军第一师的一辆卡车,当场毙命,成为美军在朝鲜战场阵亡最高级别的将领。

吴信泉抓住战机,扩大了战果,终于在4日16时率先杀入汉城,再一次拔下了头筹。

在第四次战役中,39军参与了著名的横城反击战。其中,39军117师迅猛穿插,配合友军歼灭韩军第八师大部和美军二师一部,杀敌3300余人,俘虏2500多人,其中光美军就有800余人,这是志愿军入朝以来歼敌最多的纪录。

听闻39军再次大发神威,甚至连傲慢的麦克阿瑟也不禁为吴信泉的智勇而胆寒,只称他“真是可怕”。

吴信泉不仅攻得出来,还守得住。在第四次战役后半阶段的防御战中,面临李奇微和范弗利特的“火海战术”,39军积极防御,在50多天的时间里每天承受敌人几万发炮弹的进攻。然而美军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攻破39军的防御。

在包围华川水库时,吴信泉发现华川水库储水量较大,于是想到了当年韩信潍水之战的水攻之计。于是他命令战士们关闭水闸,在华川湖中蓄水。不久后,美国陆战一师果然如约而至,妄图在华川建立炮兵阵地。

就在这时,吴信泉立即命令战士们开闸放水,汹涌的水流瞬间冲垮了陆战一师的营帐和炮兵阵地,也让这些海军陆战队重新锻炼了一下自己的水性。正是用这种“古老的战法”,吴信泉足足将美军阻挡了7天。等美军派遣187空降团,试图堵截39军后路时,吴信泉早就带人撤得无影无踪,把李奇微气得捶胸顿足。

吴信泉的智谋,由此可见一斑啊!

在朝鲜,39军基本打满了全场,吴信泉攻守兼备,带领39军歼敌6万余人,而自己却从未尝到败绩。特别是在阵地战阶段,39军不仅没让对面的美军占到便宜,反而还向前推进了十几公里。

39军在朝鲜战场从未打过败仗,这是38军都没能做到的。因此39军将士经常说:“38军是万岁军,我们39军是常胜军”。而作为39军军长的吴信泉,自然是常胜将军。

朝鲜战争结束后,吴信泉回到国内,并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担任炮兵司令期间,吴信泉仍然研究不辍,亲自设计,将无后坐力炮搬到了吉普车上,加强了炮兵的机动性。

在闲暇时分,吴信泉便组织战士们进行体育运动,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有时候,吴信泉甚至会组织扑克比赛。每逢比赛,吴信泉一有功夫就会观战,如果球员失误,他便会不顾大将之尊,大骂“臭球”。情急之下还会亲自下到看台,要下了教练的“指挥权”。

吴信泉的儿子很多,6个儿子个个身强体壮、人高马大。于是他将自己的儿子组成“吴家军篮球队”,自己则担任主教练兼队员。他们的球队在北京复兴路各军、军区大院都十分有名气。

1992年,两袖清风、勤劳了一生的吴信泉去世,他给子女们留下了这样的遗嘱:

“我自1926 年参加革命,至今已 66 年,许多人在战争年代牺牲了,我是幸存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吴信泉,也没有我们全家。我是个无产者,我什么都没有给你们留,沙发、地 毯、家具都是公家的,我给你们 12 个孩子留个好身体。社会发展不平 衡,有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一点,有的 差一点,好的要帮差的,大的要照顾小的,永远团结。我希望我的孩子们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永远跟共产党 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吴信泉将军去世后,他热爱体育的家风似乎也流传了下来。号称为中国街球第一人的吴悠,据传就是吴信泉将军的后代。

严肃认真、生动活泼,是吴信泉将军一生的写照。感谢上苍,赐予了我们这样一位伟大的常胜将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砥砺前行。

第4个回答  2020-12-2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篮球场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篮球队——“吴家军”。这支队伍一父六子,一共七人。在篮球场上,他们龙腾虎跃、上下翻飞,一胜炮司机关专业队,二胜装甲兵和工程兵球队,威震总参各大部。而这支吴家军的主心骨,正是战功卓著、令美军闻风丧胆的开国中将——吴信泉将军。

吴信泉将军出身于1912年,是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了红军。他生得浓眉阔嘴、身材魁梧,打起仗来从不要命。在龙岗、白沙、建宁、沙县等战斗中,他奋勇杀敌,屡建战功,历任红军班长、参谋、连政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特派员、红3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等等。

抗战期间,吴信泉又担任八路军115师687团政委、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旅长兼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第6师师长兼政委。

吴信泉不仅打仗猛,同时也很爱琢磨、动脑筋。战斗时,他注重总结经验、精进战术;而到了闲暇时,闲不住的吴信泉便喜欢通过体育运动来加强自己对于战争的认识。毕竟体育在很多方面,和战争是相通的。

在所有运动中,吴信泉尤其喜欢身体碰撞十分激烈的足球和篮球,在球场上他总是像指挥战斗一样指挥球队,从来不喊“给我射”“给我投”“给我传”等球场术语,而是直接喊“进攻”“撤退”“围点打援”“四快一慢”等战场术语。在他洪亮的呐喊声中,旁人还以为自己来到了打得热火朝天的战场,而不是球场。

吴信泉曾经说,打球一要讲勇猛,二要讲战术。而到了作战中,吴信泉也坚决地贯彻了这一点。在长期的指挥生涯中,吴信泉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指挥风格,那就是“智中带猛,猛中带智”,不仅讲究谋定而后动,同时还强调出其不意、奋勇无前。因此吴信泉在战斗中不仅能击败敌人,而且还充分的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尽量保住自己战士的生命。

例如抗战期间,吴信泉在山西省长治高平地区打了南、北李村两场伏击战。在这两场伏击战中,日寇损兵折将,被击毙270人,而我军伤亡却仅仅只有4人。可以说从此时起,吴信泉的作战风格就已经颇具雏形。而到了解放战争中,作为第四野战军39军政委的吴信泉深受林彪作战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更加谨慎而巧妙的作战方式。而这一作战方式,终于让吴信泉在朝鲜战场大放异彩。

1950年9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而吴信泉所率领的39军,成为第一批杀入朝鲜的志愿军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的强大几乎人尽皆知,他们的装备和火力更是冠绝世界,即使苏联老大哥都远远不能和美军相比。而我军手中的武器呢?那就更不够看了,对于美军来说,简直就是“原始武器”。

然而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吴信泉所指挥的39军在3年里不仅一战未败,而且还歼敌6万,打得美军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志愿军进入朝鲜后,与美军的第一场交锋,就是吴信泉指挥的。而39军所面临的第一个对手,便是号称160年不败的美国骑兵一师。可以说,这是一场王牌对王牌的对决。

当时,吴信泉带兵到达了战略要地——云山,准备对驻守在当地的南韩第一师发动攻击。原本,志司决定于11月1日19:30分发动进攻,然后敏锐的吴信泉却注意到,美军和韩军正在换防,正是云山城防御最为薄弱的时候。但此时,我军炮兵还没有进入阵地。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战机岂能轻易放过。真正优秀的将领,绝不是机械地照搬上级赋予的任务,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见机行事。于是吴信泉当即决定:“咱们不要火炮了,直接杀出去,和敌人短兵相接!”。

于是,吴信泉“自作主张”,将进攻时间提前至17时。11月的天空黑得很早,我军在机枪和手榴弹的掩护下,向美军发动了排山倒海的攻击。其进攻速度、进攻精度以及勇猛程度,都是美国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当夜十一时,我军便已经攻克了云山城外所有的高地。

当听说对面的美军是160年不败的王牌师,吴信泉反而大喜过望,他当即下令:

“要发扬我军近战、夜战、“刺刀见红”的特长,首先在气势上压倒美国佬!”

随后,39军的战士们端着刺刀杀入云山,挑得美军污血四溅,全歼美8团3营,毙伤俘美军1800余人。云山之战,戳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让西方各国颇为叹服。甚至日本自卫队,将云山战役列入军官基本教材内,成为了步兵攻击的典范。

首战告捷后,吴信泉没有骄傲自满,而是立即投入第二次战役之中。第二次战役,是一场以诱敌深入为主的战役。而第二次战役的主角,是与39军同属四野的38军。这一仗,38军打出了万岁军的名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