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有些农村的土地大量荒废现象?

如题所述

在农村,接触最多和谈论最多的就是土地了。当然作为农民,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饭碗,种地或许也是农民的本分。但是现如今,很多农村出现土地荒废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缺乏人力去种地。大家都知道,很多都是老年人和孩子居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谁也不愿意在家干苦力种田,老人种地又种不动,有的人选择把土地包给自己的亲戚,或者就是种植一些懒庄稼,不用那么费事的,收入个口粮就好了的。

随着农村人的大量外流,很多土地也出现了无人耕作的情况,国家也提倡着农民将这些土地流转出去,这样就可以避免土地的荒废现象。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好好的土地没有人种植呢?其实还在于如今的产收减少,农民一亩地才不过收获着几百元,还不够2天工钱,却占用着大量的时间。而如今的种地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减少,这些都让撂荒的问题增加。

不过承包地是属于发包方所有,农民只有其中的使用权,不能擅自将土地撂荒,不然这是对资源的浪费。有人问,如果农村的土地出现了闲置,有什么处罚政策吗?就这个问题,小编查看了《土地管理法》,就内容和大家分析一下。

只要是农村户口都可以获得土地的分配权,而国家为了保障农民的权益,在二轮承包的基础上,再次延长了30年的期限,其目的就是为了稳定现有的土地关系,为后续的长期农业规划奠定了基础,也可以鼓励着规模化农业项目的开展。

不过法规也表示,任何人都不能将土地闲置。如果已经合法的进行农用地转用手续,但土地的性质变更之后,在1年内没有在其中进行建设,那就需要由原来村集体或者承包户恢复耕地,当然也可以由申请的单位组织耕地。但如果在1年以上一直都没有进行建筑物建造的,那就需要及时将闲置费缴纳上去。如果在2年以上的时间还没有在其中进行建造,那就可以将其使用权回收,同时将土地交付给原村集体进行耕作。

比如说在其中申请着宅基地,但2年以上的时间都没有及时进行建房,此时就可以进行回收。而如果是耕地的话,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连续2年以上一直撂荒,此时也需要由发包方终止与其的合同规定,并将耕地及时的进行回收。

相信很多人都会关心这个问题,在外面打工多年,以至于遗忘了土地,此时内心也会十分的后悔,总想着能够将土地索要回来,继续在上面耕作。就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在其中的第6条就这个问题进行说明。

如果个人将土地闲置,或者因为发包方违规将土地回收上去的,引发了纠纷问题,此时有两个解决办法。首先,如果回收的耕地没有分配给其他人,发包方需要将土地返回给承包户。

其次,如果已经分配给其他人,但土地的闲置并非因承包户引起的,比如说流转或发包方恶意回收,此时也需要将土地归还,还需要赔偿损失,但如果土地闲置的,那就不能索要了。

第二,种地不赚钱。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很快,不像是90年代之前,工业不发达,靠的只能是土地养活着人们。现如今,城市里的用工需求也比较大,很多年轻人都往城里跑,在城市,一个月的收入相当于农村种地一年的收入,所以谁也不愿意种地,也就出现了土地荒芜的现象。

第三,有些土地不适合机械化管理。农村有很多的洼地,或者离水源比较远的土地,甚至山区的山地等,不适合机械化的管理或者灌溉,人工种植管理成本又太高,收入又低,所以干脆就荒芜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我认为这样的现象非常不好,因为土地大量荒废土地里的营养物质就会流失,那么生长在土地里的一些昆虫也会面临危险。
第2个回答  2020-12-30
我觉得现在年轻人太过于追求城市生活了,农村土地大量荒废是一种浪费。
第3个回答  2020-12-30
我认为这样子的现象不是好的现象,因为如果缺少农植物的话,我们国家的粮食慢慢的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我建议这样子荒废的现象可以尽快的做出妥善的解决。
第4个回答  2020-12-30
很可惜,因为农村的土地可以生产很多的农作物,放在那边长草,真的是浪费土地资源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