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蜡带久了蜜蜡会有什么变化吗

如题所述

蜜蜡带久了会黯淡无光,不油润,温度过高时还会产生裂痕。

蜜蜡怕高温,蜜蜡是不能长时间的在阳光下或者是灯下照射的,长期的照射会导致蜜蜡的黯淡无光,不油润。蜜蜡如果长时间的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蜜蜡的颜色会有变化,但是如果温度过高时蜜蜡会产生裂痕。

蜜蜡作为一种有机宝石,是不能和有机溶剂接触的,比如洗发水,沐浴露,酒精等等如果长时间的接触会腐蚀蜜蜡,对蜜蜡的光泽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扩展资料:

蜜蜡的保养常识:

1、和琥珀一样,蜜蜡性脆、硬度低,不宜受外力撞击,应避免磨擦、刻划,防止划伤、破碎。

2、蜜蜡首饰应该单独存放,不要与钻石等其他尖锐的或是硬的首饰放在一起。

3、蜜蜡怕强酸和强碱且易溶于有机溶剂,尽量不要与酒精、汽油、煤油等有机溶液接触。

4、蜜蜡的熔点低,易熔化,怕曝晒、怕高温,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曝晒或是置于暖炉旁,过于干燥易产生裂纹。

5、最好的保养是长期佩戴,人体油脂可使蜜蜡越戴越光亮。

6、蜜蜡易脱水,过分干燥易产生裂纹,不用时尽量使用密闭的胶袋单独收藏。

7、务必使用专用首饰清洁液进行清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蜜蜡

百度百科_琥珀蜜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4

蜜蜡戴久了颜色会变深,浅黄逐渐深黄,深黄逐渐边红色。

到达红色的时间要比一个人寿命时间还要长。毕竟属于有机类宝石,变化要比木头之类的来得慢的多。前提是原矿真蜜蜡,优化烤色的颜色变化就更慢,甚至不变色了。

扩展资料:

蜜蜡为非晶质体部分组织较疏松而又不含其他矿物的蜜蜡能浮于水(英文蜜蜡Amber一词自阿拉伯文,其原义即为“浮于水”的意思)。蜜蜡摩擦产生静电荷,能吸附纸片、铁屑等轻微物品,部分不摩擦亦带有静电荷,握之有“啜手”的感觉。

在中国,自古及今称呼蜜蜡亦有过好几个不同的名称,例如有虎魄、琥珀、珀、蜜蜡、遗玉、江珠、顿牟、育沛和红松香等数十种之多,其中亦有地方、和时代之分。但是现在,琥珀市场越来越细化的基础上,才分出了蜜蜡的支系。

石化年份亦同于其他珀类,短则二千万年至五千万年,长则六千万年至上亿年,市场上常见的基本都是石化两千万年至五千万年的矿,石化年份越长的越罕见也越有价值。

参考资料:

蜜蜡-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17-03-07
戴久了蜜蜡表面的氧化层包浆会加深增厚,看起来浑浊感强,久而久之,也就是老蜜蜡的形成。经过了时间的“摧残”, 表面出现了开片、冰裂和风化纹。从另一个角度,蜜蜡佩戴后变浑浊这种说法其实要比蜜蜡戴久了会变成琥珀更具有说服力。

浑浊倒不是说蜜蜡的内部出现了新的杂质,或是内部结构有了新的变化。而是从外在形态上蜜蜡有了新的变化,出去了最初的亮黄与蜡的质感,显出的是经历的陈旧与沧桑感。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射线的穿越,层层积淀,逐渐形成了一层表面皮壳,包裹着蜜蜡原体那是一种浑浊质感,这种浑浊不但没有影响到蜜蜡,反而让它更具有价值。皮壳的滑熟可喜,幽光沉静,显露出温存的旧气。恰恰与新蜜蜡的刺眼“贼光” 、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浑浊感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把这种让蜜蜡看起来浑浊的表面包层俗称为“包浆”。它是一个自然氧化的过程,一个水、氧气、阳光和蜜蜡反应的过程。对于老蜜蜡来说除了包浆,表面的开片、冰裂和风化纹都是时间经历的一种体现。这种现象在其它的文玩中也会出现,在瓷器的釉面会发生自然开裂,这便也成为了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早在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以宋代哥窑产品最为著名。开片又称冰裂纹, 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分为“大开片”、“小开片”。小片细碎的。
第3个回答  2014-07-23
等你快入土了能看到表面略透明,这是因为琥珀酸挥发造成的。但是很缓慢。别的就是皮肤的打磨抛光,如果买来抛光好就没什么变化。买来抛光不好的,时间长会光滑亮一些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