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什么时期传到中国的?

如题所述

玉米在明代传入之初,尚未列入谷物而被人们视为珍稀之物。如明末学者田艺衡在他的《留青日札》中记载了玉米,书中说: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曰御麦。

《留青日札》还对玉米的形状进行了描述: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粒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

田艺衡是钱塘人,当时钱塘一带也有种植,他说“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我国各省府县志中保存着丰富的有关玉米的记载。玉米传入后,首先是从山区开始种植的,到明代末年的1643年为止,玉米已经传播到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广西、云南等10省。还有浙江、福建两省,虽则明代方志中没有记载,但有其他文献证明在明代已经栽培玉米。

玉米在我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由明代中期到明代后期是开始发展时期,明代后期这种农作物已传播到全国近半数省区。到了清代前期,全国各省县份多已种植。

清代玉米集中产区是中部的陕鄂川湘桂山区、西南的黔滇山区、东南的皖浙赣部分山区,华北和东北的玉米集中区主要在清后期至民国年间形成。

清初50多年,至1700年为止,方志中记载玉米的比明代多了辽宁、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6省。1701年以后,记载玉米的方志更多,至1718年为止,又增加了台湾、贵州两省。单就有记载的来说,从1531年至1718年的不到200年的时期内,玉米在我国已经传遍20省。根据我国各省最早的文献记载,其年代的先后并不能代表玉米实际引种的先后,因为方志和其他文献记载,常有漏载和晚载的。

比如广西记载的玉米种植早于甘肃或云南30年左右,早于陕西60多年,早于四川一个半世纪以上,早于贵州差不多两个世纪。

江苏记载的玉米种植也早于甘肃和云南,浙江、福建、广东都早于陕西,四川、贵州20来年以至一个世纪以上。

玉米传入我国后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这种新作物的引种和推广,主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试种和扩大生产。勤劳而敏慧的农民大众,一旦看到玉米是一种适合于旱田和山地的高产作物,就很快地吸收利用。例如安徽1776年的《霍山县志》记载:四十年前,人们只在菜圃里偶然种一二株,给儿童吃,现在已经延山蔓谷,西南二百里内都靠它做全年的粮食了。

又如河北1886年的《遵化县志》记载,清代嘉庆年间,有人从山西带了几粒玉米种子来到遵化,开始也只是种在菜园里,可到了光绪年间就成为全县普遍栽培的大田作物了。可见发展的迅速。

我国本来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农业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所以引种以后能够结合作物特性和当地条件,很快地掌握并提高栽培技术,并且培育出适合于当地的许多品种,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食用方法。

玉米刚引进栽培时,除山区外一般都用作副食品。由于玉米的适应性较强,易于栽培管理,且春玉米的成熟期早于其他春播作物,未全成熟前又可煮食,有利于解决粮食青黄不接的问题,因而很快成为山区农民的主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5
玉米是明朝嘉靖年间从美洲传到中国的
第2个回答  2022-07-05
玉米是在明朝嘉靖三十年传入中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