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的基本情况

如题所述

山东概况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黄河下游,黄海、渤海之滨。

春秋战国时为齐、鲁等国地。

大秦置济北、胶东、琅岈等郡,汉属青、兖、徐州,金为山东东西二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

现辖2地区、15地级市、33县级市、61县。

约60个市县对外开放。

全省面积达15万多平方千米。

省会济南。

山东省概况  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

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

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

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

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

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山东自古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公元前21世纪夏朝时期,东夷各 部族就活跃在山东地域。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前11世纪)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今山东西南部。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著名的齐、鲁两国是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在今山东境内最大的诸侯国。

由于齐、鲁两国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以山东又称“齐鲁之邦”,并以“鲁”为山东省的简称。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战国时期,当时,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1234)。

元朝(公元1206——1368)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1644)设山东布政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

清朝(公元1616——1911)正式设山东省,治所在济南府。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

山东省现辖17个市,139个县、县级市和市辖区。

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

位于山东半岛东部的青岛为副省级全国计划单列市,是著名的海滨城市,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上项目的协办城市,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龙头”。

山东省人口9041万人,居全国第二。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9.2%。

山东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共有39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

在少数民族中, *** 人口最多,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5%左右,其余为满、蒙、朝鲜、壮、土家、高山、纳西、 *** 尔、白、黎、苗、俄罗斯、锡伯、布衣、侗等民族。

在山东, *** 、满族、蒙古族有聚居或杂居的村镇、社区,其他民族没有固定的聚居村落或社区。

山东省是我国10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致介于北纬34°22′52〃至38°15′02〃(岛屿达38°23′N),东经114°19′53〃至122°43′之间。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3°52′10〃、经度8°23′07〃。

南北最宽处距离约420公里,东西最长处距离约700公里,使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比南北差异明显。

山东东临海洋,西靠大陆。

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大陆两部分。

东部的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遥相对。

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

西部大陆部分自北向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刮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早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全省气候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山东省年平均气温11℃-14℃,由南而北,自西向东递减。

鲁西南平均气温多在13℃以上,济南、枣庄等地达14℃以上,胶东半岛、黄河三角洲最低,多在12℃乃至11℃以下。

一月份全省平均气温-1~-4℃,七月份全省平均气温24~27℃。

山东各地冬季最长,一般为140~165天,夏季次之,约为72~108天,春、秋两季较短,约为50~70天。

山东作为地理名称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当时泛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

山东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置山东道,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设山东布政司,形成与今天山东省大体相同的版图,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

清代(公元1616年-1911年)正式设山东省,治所在济南府。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次调整,山东省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

山东省现辖17个市地,139个县、市、区。

其中地级市15个、地区2个、县级市33个、市辖区45个、县61个。

山东省人口共8780多万,仅次于河南省,居全国第二位。

山东人文旅游资源众多而奇特,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的文化发达地区。

山东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

全省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泰山,世界文化遗产1处——孔府/孔庙/孔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泰安的泰山、青岛的崂山和胶东半岛海滨。

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其中国家级27处,省级397处,拥有历史文化名城14座,其中国家级6座。

有馆藏文物60多万件。

全省近千处旅游景点,基本形成了6大旅游区:济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邹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区(曲阜圣地之旅);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一体的海滨旅游区;以潍坊市区为中心,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淄博齐国故城、殉马坑、蒲松龄故居为主体的齐文化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风貌为特征的东营黄河口旅游区;以水浒故事为主线,梁山、阳谷为重点的“水浒”旅游线。

山东还推出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开办了孔子文化游、孔子家乡修学旅游、齐鲁民俗旅游、书法旅游、烹饪旅游、钓鱼旅游等30多项专项旅游活动。

山东省的基本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