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方法分类及适用条件

如题所述

1.基坑明排

一般在基坑坡脚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用抽水设备从集水井中把地下水不断抽走,以保持基坑干燥(图6-2)。

基坑明排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壁比较稳定(细粒土边坡不易被渗流冲刷而产生塌方),基础埋深较浅,降水深度不大,不易发生流砂、管涌的工程中。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

缺点包括:水从坡面、坡脚或坑底涌出,使基坑浸水、泥泞,影响地基强度和施工;若降水段内土中夹粉细砂等薄层,边坡可能失稳,使附近地面产生沉降;边坡渗水缓慢,降水不快,影响施工进度。

图6-2 集水井降水

2.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是在基坑的内部或其周围埋设深于坑底标高的井点或管井,以总管连接所有井点或管井进行集中抽水(或每个井管单独抽水),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井点降水法适用于任何几何形状的基坑,能起到克服流砂、管涌及稳定边坡的作用,降水效果好,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很受施工单位欢迎,是目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时常用的降水方法。

目前常用的降水井点一般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电渗井点和联合井点等。工程实践中可按施工位置上的土体的渗透系数、待降水位深度、设备条件以及工程特点等选用。各种井点的适用范围见表6-1。

表6-1 各种井点的适用范围

(1)轻型井点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的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点管沉入深于坑底的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由于真空作用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以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开挖面标高以下。

图6-3 轻型井点降低地下水位图

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常包括井点管、连接总管和抽水设备等,如图6-3所示。

井点管一般采用直径50mm的钢管,长1m。井点管的下端装有滤管,滤管壁上分布有直径为12~18mm的透水孔,透水孔呈梅花形分布。滤管管壁外侧包有两层滤网,内层为细滤网,外层为粗滤网。滤网为铜、不锈钢或尼龙丝布。连接总管为钢管、胶管或透明塑料管。井点管与连接管之间常装有阀门,以便于检修。抽水设备常由一台真空泵、两台离心泵和一台气水分离器组成。

一般认为,轻型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80m/d的土层降水,对土层中含有大量的细砂和粉砂层特别有效。具有可以防止流砂现象和增加土坡稳定,并且便于施工的特点。降低水位的深度,一层为3~6m,二层为5~9m,三层为9~12m。

(2)喷射井点

喷射井点也属于真空抽水法。为抽吸较深的地下水,它将能形成真空的喷射器下降到井管下部并形成真空而抽水。有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之分,其工作原理相同,只是送入井内喷射器的工作流体不同。前者用压力水,后者用压缩空气作为工作流体。

图6-4 喷射井点工作原理示意图

喷射井点一般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0m/d的砂性土层中降水。当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要求大于6m,而且场地狭窄,不允许布置多级轻型井点时,宜采用喷射井点降水。其一层降水深度可达8~20m。

喷射井点工作时,由地面高压离心水泵向井内供应高压工作水(图6-4),经过内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到达喷射井点的扬水装置,经内管两侧进入扬水装置并由喷嘴高速喷出。在喷嘴处由于过水断面突然收缩变小,使该射水流在喷口附近造成负压(真空),而将地下水经滤管吸入。吸入的地下水在混合室与工作水混合,然后通过扩散室,水流的大部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水流压力相对增大,把地下水连同工作水一起扬升到地表,经集水管进入到集水箱,由此用排水泵排出。

(3)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就是沿开挖的基坑周围离基坑边缘1~1.5m处每隔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0~50m)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进行抽水,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它是靠重力作用降水,即重力作用下能渗入井内的水方可被抽出。

实际使用中,管井井点降水系统由井管和抽水设备组成。井管由井壁管和过滤器两部分组成。井壁管通常为铸铁管、混凝土管、塑料管等。

抽水设备为根据不同降水深度要求所选用的水泵。当水位降深要求在7m以内时,可用离心式水泵;若降深大于7m,可采用不同扬程和流量的深井潜水泵或深井泵。

管井井点一般适用于渗透系数为20~200m/d的土层降水,降水深度为3~5m。对于轻型井点不易解决的含水层水量大、降水深的场合,当土粒较粗、渗透系数很大,而透水层厚度也大时,一般用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不能奏效,此时采用深井点较为适宜。其优点是降水的深度大,范围也大,因此,可布置在基坑施工范围以外,使其排水时的降落曲线达到基坑以下。深井点可以单用,也可以和井点系统合用,此时井点系统通常布置在基坑周围的坡脚处,用以吸取由于深井点间距较大而流来的少量地下水。

(4)电渗井点

当渗透系数小于0.1m/d时,降水深度6~7m,水的渗流速度很慢,导致降水速度慢。为了加速地下水向井点管渗透,一般采用电渗井点。

图6-5 电渗井点工作原理示意图

电渗井点的工作原理如图6-5所示。

设井点管为阴极,另埋设金属棒为阳极;在两极施加电势的作用下,土孔隙中的液体从阳极向阴极流动,这种流动称为电渗现象。这种在真空抽水法基础上加电渗作用的降水方法称为电渗井点降水法。在一般渗透条件下,粘性土中仅有自由水在孔隙中流动,而土孔隙中另一部分处于束缚水状态,不能参与压力水头作用下水的流动。当水中通以直流电以后,不仅自由水而且黏滞水也参与了流动,大大提高了土的渗透性。实验证明,其渗透性将提高20~100倍,提高降水效率。

(5)联合井点

根据施工条件,当单一的井点法不能满足降水要求时,可采用联合井点降水,以使联合井点中的井点互补,提高降水能力。

联合井点降水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井点法联合起来的方法。如喷射-射流联合井点、轻型-电渗联合井点、管井-电渗联合井点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3
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地下水量、土壤的类别、管道埋设的深度,管沟降水常采用的方式有(1)明沟降水法(2)轻型井点降水法(3)大井点降水法。
(1)明沟降水法基坑明排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壁比较稳定(细粒土边坡不易被渗流冲刷而产生塌方),基础埋深较浅,降水深度不大,不易发生流砂、管涌的工程中。
(2)轻型井点降水法轻型井点降水可根据地下水水量大小布置井位间距,适合在地下水位较高、水量较大、粉土、亚砂土及砂上土质的管沟降水。
(3)大井点降水法大型井点降水因其井管管径大,且每个井孔内安装一台深井水泵,所以降水覆盖区域大(即降水漏斗曲线范围大)。多用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地下降水,可适用于砂土、砾土等土质,在管沟降水中很少采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