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草莓族”?

“草莓族”的经历?

“草莓族”,多用来形容1981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像草莓一样,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却承受不了挫折,一碰即烂,不善于团队合作,主动性及积极性均较上一代差。开始投入职场的“草莓族”,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工作时往往没什么定性,只要有更好玩的工作,或是较高的薪水,就会见异思迁。
在所谓的“大人”眼中,是一群成天追逐最新科技,没有思想却禁不起碰撞的新新人类,对于这样的刻版印象,亚洲第一天团五月天在歌曲《米老鼠》里反驳:“谁是草莓族,你才是榴莲族,一身伤人顽固,伤害我,还要我不哭。”鲜明的刻画了与草莓一族相对的“榴莲族”的形象:固执己见,粗暴伤人。
  草莓族最早是career就业情报董事长翁静玉在90年代提出的,而相关文章集结成书出版距今也超过10年了。翁董事长所谓草莓族,原意根本并非现在的六、七年级生,而是指当时30岁以下的年轻人,亦即现在的五年级生。他们做为“后婴儿潮世代”,不论是价值观或工作观,都和先前的世代,出现明显的裂变。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