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如题所述

介质改变了速度,不是波长。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相对介电系数为εr,相对磁导率为μr的介质中光速c=(εrε0μrμ0)^(-0.5),其中μ0为真空磁导率,ε0为真空介电系数。

所以介质中光速是由介质自身性质决定的,又因为电磁波折射属于连续体,所以频率必须保持不变这导致波长发生改变。

扩展资料:

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频率v,就是某一固定时间内,通过某一指定地方的波数目,即

 

。因而由前面波长

 

的表达式,可以得到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为:

式中的传播速度

 

的单位为m/s(米/秒),频率

 

的单位为赫兹(Hz,简称赫),波长

 

的单位为米。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所用的一个广播频率为639kHz(千赫),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3×108m/s,则可计算得这套节目的无线电波波长为   :

波长指沿着波的传播方向,在波的图形中两个相对平衡位置之间的位移。横波与纵波的波长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在横波中,波长是指相邻两个相位相差

 

的点的距离,通常是相邻的波锋、波谷或对应的过零点。在纵波中,波长是指相邻两个密部或疏部之间的距离。波长在物理中常表示为λ,国际单位是米(m)。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波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