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计抵减的算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加计抵减算法举例如下:

一、例子:

A公司2019年4月确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月发生销售咨询服务,其销项税额为45万元(税率6%),当月可抵扣进项税额为30万元。

则根据加计抵减额计算公式和一般纳税人申报表填写说明,则A公司4月加计抵减额和应纳税额计算如下: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以下称《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

“本期发生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30×10%=3(万元);

2、《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

“本期可抵减额”=“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调减额”=0+3-0=3(万元);

3、由于主表第11栏“销项税额”-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45-30=15(万元)>《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本期可抵减额”,所以《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

“本期实际抵减额”=“本期可抵减额”=3万元;

4、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第11栏“销项税额”-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

“本期实际抵减额”=45-30-3=12(万元)。

二、公式: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0%。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

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或者15%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加计扣除与加计抵减的区别:

一、行业适用范围不同:

加计扣除主要适用于没有被纳入农产品的增值税进项扣除范围的纳税人,而加计抵减适用于邮政、电信等生活服务行业。

二、计算比例不同:

加计扣除是按照9%的比例来扣除购买农产品的进项税,购买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按11%的比例抵扣,抵扣税率经过了多次调整,而加计抵减的计算比例则是10%或是15%。

三、计算时的方法不同:

加计扣除是增加进项的计算,而加计抵减是直接将应纳的递减税额进行抵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