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能验出什么.

尿常规检查一般验什么的..会不会验出.K粉.联邦.之类的东西... 本人要准确...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7)比重: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8)尿糖定性: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8
尿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尿液的检查来判断出体内有无相关疾病,比如可以检查出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以及红细胞的数量,如果镜下尿液中红细胞含有10个/L则称为镜下血尿,如果尿液检查显示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则可以诊断为泌尿系感染,可能是因为上尿路感染或者下尿路感染。而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含有大量细菌说明患者患者患有细菌性尿路感染,如果患者尿液检查提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以及酮体说明患者患有糖尿病,并且血糖控制不是很稳定,则应该做进一步的相关检查,所以尿常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式,对于泌尿系的疾病具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作用,建议患者出现泌尿系疾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尿常规。
第2个回答  2020-07-21
你好,尿常规检查是医院最常用的一种临床检查,尤其是泌尿科、性病科、男科,因为尿常规能够反映出病人的一系列的身体状况,第一能反映,人体的肾功能是不是正常,因为尿是肾脏产生的,根据尿的比重,尿中有没有可疑的蛋白,判断人体的肾功能是否是正常,第二可以反映泌尿生殖系统是不是有炎症,如有炎症的情况下,尿中的白细胞会增高,炎症物质会增高,PH值会改变,第三能反映人体内是不是有结石,如果人体内有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会导致尿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的异常增高,同时,还可以反映人体的酸碱度,有利于纠正身体酸碱度,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3个回答  2014-08-07
绝对不会,尿常规只是看你有没有肾脏,泌尿系统疾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8-07
尿常规检查 是临床上最为简便却必不可少的一项初步检查,一般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尿比重、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以及尿离心后沉渣做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的计数。 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出现尿蛋白或沉渣中的有形成分。可以说尿常规检查异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对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感染等常见肾脏疾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连续观察其变化,可以了解病情的进展或治疗的效果。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尿液却发生改变,尿常规检查有利于发现这些潜在的疾病。由于尿的异常改变不仅泌尿系统的病变能引起,心血管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及血液系统的疾病以及某些肿瘤等,都可以引起。因此尿常规不仅是肾脏病人些不可少的检查,也是所有住院病人的常规检查之一。 但像有无吸毒史无法直接反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