揄怎么读

如题所述

揄(yú)。

基本释义

引;挥动 [draw forth;brandish]

揄,引也。——《说文》

神之揄临坛宇。——《汉书·郊祀志》

被发揄袂。——《庄子·渔夫》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韩非子》

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孙膑兵法》

又如:揄兵(引兵);揄袂(挥动衣袖)

出,拿出 [offer]

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淮南子·主术》

逗引 [tease]。如:揄弄(逗引戏弄);揄揶(揶揄)

另见 yóu

揄扬

yúyáng

[praise]∶赞扬

极口揄扬

[publicize]∶宣扬

揄扬大义

[brandish]∶挥扬;扬起

康熙字典

《唐韵》羊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𠀤音兪。《说文》引也。《史记·货殖传》揄长袂,蹑利屣。《前汉·礼乐志》神之揄临坛宇。

又揄扬,誉言也。《班固·西都赋序》雍容揄扬,著於後嗣。《注》揄引,扬举也。

又《正韵》云俱切,音于。义同。

又与褕同。《集韵》《韵会》《正韵》𠀤馀招切,音摇。《礼·玉藻》夫人揄狄。《疏》揄,读如摇。狄,读如翟。谓画摇翟之雉於衣也。《陆氏音义》尔雅云:江淮而南,靑质五色皆备成章曰鹞。音摇,谓画此雉也。

又与舀抭同。《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𠀤音由。抒臼也。《诗·大雅》或舂或揄。

又《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𠀤音头。亦引也。《班固·西都赋》揄文竿,出比目。

又徒口切,音鋀。义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