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教育伦理学与教育学的区别?

如题所述

教育伦理学
什么是教育伦理学
  教育伦理学是一门由教育学与伦理学整合而成的学科,主要在探讨教师职业伦理相关的问题。

教育伦理学发展
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1746-1827)曾经在其所撰的《隐士的黄昏》中,从基督宗教的观点,将人神关系与父子关系类比,以作为人际关系建构的基础,并且应用到教育关系之中。
同时,德国教育家塞勒尔(1751-1832)也倡议教育伦理学问题的研究。
其后,1920年代,价值教育学的提出,也涉及教育伦理学先前图像的探究,并且提出许多有关教育中正确和合法的问题,对于教育伦理学的建立相当重要。
此外,教育家杜普·霍华德(1902-1977)支持教育实在论者的看法,联系精神科学教育学的传统,从科学的观点探讨教育伦理的问题,对于教育伦理学的建立贡献很大。
德国教育家边宁首先在1980年出版《教育伦理学》 ,探讨了教育伦理学的基础,包括教育伦理学的结构以及教育的伦理责任等。
其次,美国教育家索提斯和史崔克在1985年出版《教学伦理学》,探讨教学论理的问题。再次,德国教育家嘉姆(1925-)于1988年出版《教育伦理学》,探讨教育关系的问题。
又次,德国教育家欧克斯于1992年出版《教育伦理学》,探讨教育伦理学的问题、实际的原则和展望等。
其后,中国教育家詹栋梁在1996年出版《教育伦理学》,探讨教育伦理问题。接着,英国教育家卡尔在2000年出版《教学伦理》,探讨教学伦理的问题。
最后,中国教育家贾馥茗在2004年出版《教育伦理学》,探讨教育伦理问题。
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
  欧美、日本、前苏联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可概括为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的社会伦理基础三种类型。中国教育伦理学一直未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框架。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教育领域内的道德现象。

  教育伦理学应当研究教育同经济及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不能把教育伦理学研究对象同教师伦理学、德育原理等学科研究对象相混淆。

教育伦理学的模式及效果
  教育伦理学的界定教育伦理学是教育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教育管理和教师劳动过程中伦理道德

  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尽管教育伦理的思想在中外古已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学科则相对较晚。在高校尤其在师范高校,教育伦理学往往作为“两课”中的必修课在师范本科生中开设,其最终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目能所有基本要素中的伦理因素进行阐述,从而探讨在培养入这个教育根本目的中的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以及教育伦理的规律。教育伦理学的主要授课大纲如下:

教育伦理学的建立
人类的伦理倾向
教育的伦理原则
教育伦理学思想
教育伦理学概念
教育伦理学理论
师资培育的教育
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的教育信念
良心教育的探讨
师生关系的探究
教学伦理的概念
辅导伦理的理念
校园伦理的建立
教育伦理学的应用
教育伦理学探析
  教育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合理性、价值性的关系的学科。教育的本质是善的,但是违背教育本质善的教育思想和行为直接侵害的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因此,教育伦理学就是要对整个教育以及各种思想、具体的教育现象进行人文关照,以省察和规范合理性及价值性。

价值及依据
  教育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领域的价值实践科学。教育伦理的价值功能在于使教育的本体价值得以最大效度地发挥,使人类对教育的需要得以更好的满足,使人的生命本质在教育中及其影响后得以真正提升。这体现了教育伦理学的终极价值关怀。其合理性依据是:合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合乎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善的理念。

核心原则
  中国教育制度变革必须加强教育制度伦理的探究。教育公正是教育制度伦理应坚持的一个核心原则。教育公正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中国的教育不公正现象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高低收入两个群体之间,流动人口与固定居住人口之间以及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中都存在着教育不公正现象,阐述了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指出优先完成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十分必要,效果最佳。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态度转换和视野转换,教育界基本确立了教育公正原则。当前,有必要继续大力倡导和坚持这一核心原则,其具体现实要求是:第一,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坚持教育公正优先的理念;第二,促进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消除人为造成的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等级差异,平等对待城乡教育、所有学校和每个学生;第三,依靠程序公正约束权力运作,使公正的制度安排化为公正的教育和管理行动。

功能向度
  教育伦理学作为伦理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二十年来既取得了喜人的研究成果,又存在某些研究上的不足。要克服这些不足,使教育伦理学的研究水平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入更高层次,教育伦理学必须努力彰显自身的学科个性,完善本学科的研究视域,使所设定的价值目标对处于不同德性层次的教育者都具有导向意义,还必须确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激励具有较高德性的教育者向更高的善追求。教育伦理具有贬抑教育行为之恶和显扬教育行为之善两个功能向度。前者需要从规范性层面上,通过教育伦理建设来探寻教育善的实现路径;后者需要从主体性层面上,通过伦理建设来探寻教育善的实现路径。

教育伦理学的展望
  英、美、日本、前苏联教育伦理学经历了作为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的伦理基础研究三个时期。中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受外来影响比较大,也明显地体现为相应的三个研究阶段。当今,作为道德教育研究的早期教育伦理学已被德育原理所取代,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传统教育伦理学已被教师伦理学所取代,教育伦理学正在发生新的重大变化,即以教育的自身伦理基础为研究对象。这一重大转变必将对教育伦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
2
分享到:
本条目相关文档
伦理学视野中的网络教育伦理初探 7页 论会计伦理学之伦理学特性 3页 论会计伦理学之伦理学特性 3页 论会计伦理学之伦理学特性 3页 伦理学 207页 伦理学论文——公共管理伦理学 3页 伦理学-伦理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 239页 护理伦理学 55页 护理伦理学 42页 企业伦理学 171页
更多相关文档
本条目相关课程

17堂课为孩子打造顶级精英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王利芬
¥49.00

家庭教育中的方法和心法
MBA智库特邀讲师
免费

北大心理学女神:32节识人术“看透人心”
倬伦
¥99.00

突破职场低谷期,告别自我压抑?
七芊
¥99.00 ¥199.00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
页面分类: 教育 | 伦理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教育伦理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教育伦理学是一门位于教育学与伦理学之间的科际理论,也是教育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所处理的是教育与价值或道德规约性间关系所牵涉到的问题。
教育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是教育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中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
第2个回答  2020-10-31
教育伦理是研究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关系的一门学科。应将教育活动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教育者德行和完善作为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教育活动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