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加强民族团结老师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四个认同”、打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基础,重点做好两项工作,突出开展好两项活动。
1、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要从“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上入手,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培养可靠接班人与合格建设者的关系、育人与成才的关系,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纳入法制教育、公民道德、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日常生活和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绽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夯实民族团结的基础和保障。
2、着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坚持立德树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构建“教育、管理、服务、发展”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模式,积极推进核心价值引领、综合能力拓展、身心素质发展、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保障体系五大平台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推进党的思想理论“三进”为主线,以主题推进年级递进为模式,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职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职责,及时解决师生员工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处理好“软与硬”、“虚”与“实”、“疏”与“堵”的关系,着力改进和克服“只教书(工作)、不育人”的倾向。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和落实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工作格局。
3、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着力落实和推进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进单位(部门)、进教材、进课堂、进宿舍、进家庭。要把《新疆历史和民族宗教政策理论教程》作为必修课,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培育,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中国历史、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兵团维稳戍边史及形势与政策等内容的学习宣传教育。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采取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课内、课外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多点渗透的方式,不断增强学习宣传教育的效果,努力使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入脑入心。要区分层次,因人施教,努力消除盲区和死角。
4、积极开展“双语”学习活动。
切实把学习“双语”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校内民族预科教育、双语专业教育,提高双语水平和质量;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五年一贯的汉语教学,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双语要求;面向汉族学生开设维语课程,鼓励汉族学生学习维语,探索改革汉族学生掌握第二语种条件的相关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措施,使汉族教职工掌握本地少数民族日常用语和简单对话、少数民族教职工都能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
通过共同学习,使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基本普及,各族师生员工对话沟通基本无障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意识在心底扎根,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成为自觉行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