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如题所述

1.“名著”一般都拥有最广泛的读者。它们不是只风行一二年,而是经久不变的畅销书。《飘》比起莎士比亚的剧本和《堂吉诃德》来,读者就相对地说要少得多。有人作过较切合实际的估计:三千年来,荷马的史诗《伊里亚特》至少拥有两千五百万读者。名著问世后未必在那个时代就成为畅销书,要有一定时间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2.“名著”通俗易懂,不卖弄学问。它们不是专家写给专业人员看的专门性著作,无论是关于哲学或者科学,历史或者诗歌,它们所论述的是关于人类共同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学究式的空谈。这些书并非为教授们所作,而是为普通人而写。要学高深的教材,必先学基础教材。“名著”所论述的都是各个专题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名著”是基础教材,所不同的是它们不是互有联系的一整套教材,也并非按难易程度和问题的技术性而编排。有一类书却应先读,以便有利于名著阅读,那就是名著的作者读过的别的“名著”。以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基础知识》和牛顿的《物理学的教学原理》为例。读欧几里德的这本书无需事先学习数学,因为该书本身便是名副其实的几何入门和基础算术入门。牛顿的书则不然,因为牛顿运用数学来解决物理问题,他的著作深受欧几里德关于比例和面积的论述的影响,若不先读欧几里德的书的话,恐怕连科学家也难以一下子读得懂。我的意思不是说科学巨著可以轻易读懂,而是说要按历史顺序读才能事半功倍。正如欧几里德能启发人读懂牛顿和伽利略的著作一样,牛顿和伽利略又能帮助人理解爱因斯坦的著作。这一观点也适用于阅读哲学著作。
3.“名著”,永不过时。为便于比较,我们把眼下流行的书称为“当代作品”,它们只流行一、二年或至多十多年。许多早期的畅销书恐怕你连书名也记不起了,也不会再有兴趣读它们。而“名著”却不会因思想运动、学说更迭、舆论分歧而过时。名著不是供学者研究而积满尘垢的遗著,而是当今世界上潜在的最强大的文明力量。人类的基本问题代代相同。读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辞和西塞罗的信件,或是培根和蒙田的散文,任何人都会发现:人们对于幸福和正义、美德和真理,甚至对于安定与变幻本身是何等的笃信不疑!人类为其目标而奋斗的道路看来是不可改变的。
4.“名著”令人百读不厌。只要你认真阅读,你决不会感到扫兴。名著一页书所包含的思想要比一整本普通书的内容还要丰富得多。它可以使你百读不厌,其中的养料汲之不尽。理解能力不同,或对事物持不同见解的人,都爱读“名著”。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和《奥德赛》。儿童可以饶有趣味地阅读,但未能领会其中能为成年人所欣赏的全部妙处和含义。
5.“名著”最富有教育意义。“名著”含有其他书籍所没有的东西,不论你是否赞同书中的观点,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老师。“名著”受到那些既是读者又是作者的人的广泛讨论,“名著”是许许多多书籍所论述的题材,论述“名著”的书多得不胜枚举,大部分已为世人遗忘。
6.“名著”论述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世上有一些真正奥秘的东西,那是人类知识和思维局限性的标志。人们不仅带着疑问开始探究,也往往满腹疑团终止探究。真正有才智的人老老实实地承认未能理解的东西,认识到这一点不是显得知识浅薄,而是表明知识的渊博。读书的人都以知识不为国界所局限而深感庆幸。我不知道如何冲破政治上民族主义的桎梏,但我确实知道我们可以怎样成为人类各方面精神的朋友,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就是靠阅读“名著”。其中小说按照篇幅长短可分为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 最早的小说雏形当始于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史》--也有人认为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戏剧名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莎士比亚戏剧,其中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奥塞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温莎的风流娘们》、《仲夏夜之梦》、《亨利四世》等等脍炙人口的名作。除此之外还有歌德的《浮士德》、萧伯纳《圣女贞德》等等。

诗歌方面的名著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但丁《神曲》、拜伦《唐璜》等等, 此处不再一一例举。追问

我发现所有名著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它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请问什么是有文学价值的小说?
如果一部小说能够揭露和批判中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能够揭露和批判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现实这样的小说算不算有文学价值的小说?这样的小说有希望成为名著吗?

追答

文学价值决定于文学作品的质量,包括审美、思想、核心价值理念等,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内在艺术价值。即对人们有积极意义的价值。文学作品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你说的属于有文学价值的小说,有可能会成为名著。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也是批判当时社会现象的一部小说。

追问

那是不是如果一部小说没有文学价值他就不可能成为名著对吗?

请问什么是有文学价值的小说?
如果一部小说能够揭露和批判中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能够揭露和批判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现实这样的小说算不算有文学价值的小说?

追答

当然是啦,没有文学价值怎么可能成为名著。

追问

如果一部小说能够揭露和批判中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行为,能够揭露和批判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现实这样的小说算不算有文学价值的小说?

追答

这要看这部小说有没有正确的价值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7
总结了世界名著,它们都具备以下特点,归闹为经典好书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
    1)合乎逻辑。例如孙悟空本领高强,他是拜师学艺学来的。佛祖佛法无边,人家是割肉喂鹰修来的,没有莫名奇妙的天下无敌。盘古也许无敌,但他必须早早死掉,否则天下岂不乱套?
    2)性格鲜明。不管是义薄云天的关二哥,还是为国为民的郭大侠,这些人物的性格都是鲜明的,具有很高的“分辨率”。一定要用具体实例来表现人物性格,例如说一个人无敌,他就要打败公认最强者。
    3)贴近现实的。例如最不现实的西游记,唐僧父母被害,二师兄做上门女婿等等,都是现实的不能在现实了。神仙也要遵守人间的伦理,例如二郎神杨戬劈山救母,就是“孝”道的表现。
    八项注意:
    1)戏剧性充足。不管说大事,还是说小事,戏剧性必须充足,才能吸引读者。“诗似看山不喜平”,也就是你讲故事的内容是重要(选材),更重要的是讲故事的方式(技巧)。举例:江南七怪叫郭靖半夜上山拜师,偶遇梅超风,偷袭占上风后,陈玄风来帮忙(意外)。此时郭靖意外杀死陈玄风,整个过程惊心动魄,曲折离奇,戏剧十足,成了重头戏。
    2)把小事说的有趣,切忌平铺直诉:
    举例:三个婴儿倒也都甚壮健活泼。众女恭请韦小宝题名。韦小宝笑道:“我瞎字不识,要我给儿子、姑娘取名字,可为难得很了。这样罢,咱们来掷骰子,掷到什么,便是什么。”当下拿起两粒骰子口中念念有词:“赌神菩萨保佑,给取三个好点儿的名字。第一个!掷了下去,一粒六点,一粒五点,是个虎头。"第二次掷了个一点和六点,凑成个"铜锤么六",老二叫作"韦铜锤"。第三次掷下去,第一粒骰子滚出两点,第二粒骰子转个不停,终于也是个两点,凑成一张"板凳"。韦小宝一怔之下,哈哈大笑,说道:“咱们大姑娘的名字可古怪了,叫作韦板凳!"众女无不愕然。
    这样日常生活琐事,被金老爷子说的精精有味,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3)结构要严谨,全书要呼应。每一个分故事也要呼应。以西游记为例,唐王叫三藏取经,最后必须回去交差,这是全书呼应。其次,老龟叫唐僧代问佛祖还要修行多久,唐僧忘了问,后来过河被弄湿了书,这是局部呼应,这种结构呼应,要早早规划好,在大纲里体现出来。
    4)价值观要整,不能标新立异违背主流。
    正面例子:金庸所有武侠,主角都是为国为民的。例如郭靖,乔峰。也有邪邪的,例如杨过,但杨过的名头和人气很难和郭、乔二位大侠相比。
    反面例子:《烽火逃兵》是本优秀的网络小说,但是开局主角就强暴了女党员,以后怎么拓展?广电那一关就过不了。再例如《无人区》,被广电称为全剧无好人,拍的再好,被迫改了七八遍,很难过关,你说黄渤冤不冤?
    一句话:如果你不是大神,就不要写李云龙和周卫国做主角。新人新书如果写成《余罪》,你只能泪奔了。
    5)切忌写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在修仙和科幻领域,作者常常犯的错误。一个法术还写不好,非要写的那法术可秒杀佛祖,你自己信吗?你都不信,凭什么读者信?
    在科幻领域,不是每个人都是刘三体,可以自创一派的,胡乱描写的外太空、异星云、N维时空只能暴露你的无知,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正面例子:《无人突击队》,描写民用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作者对纸张电池的制造,对无人机编队的描写,都是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很多是他从业多年的总结和合力幻想。
    例如购买制造纸张电池原材料时:
    “他们又在一家天津开发区的公司找到了负极材料纳米石墨和导电油墨。剩下的就好办了,丝网印刷设备,淘宝里有好几千家商店在卖,为了使墨层尽可能薄些,他挑选了5米420目的瑞士黄网纱,选了两瓶1711感光胶,稀释剂783,719和洗网水各买了15KG,胶刮,挂斗一样不拉,”(见103章,纸张电池)
    作者描写的这些专业设备和材料,业内人士也指不出错误来,让科幻变得真实可信了。
    记住:只针对作者熟悉的领域描写,才能显得专业可信。
    6)切忌假大空,要从小处和实处去反映大问题。
    反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的吹佛下,我今年长高了三厘米。”“第一师势如破竹,直捣黄龙,只花了半小时就将小日本的十六师团击毁了,斩首两万多。”“五团靠左,六团靠右,包抄过去!”这种挥斥方遒的写法,是标准的假大空。
    要有细节描写。
    正例:《无人突击队》中,描写主角在非洲建设智能农村片段:
    助手看见这两台机器前头将水里的泥土打烂,推平,后边就是成排的齿轮装置,在咔哧咔哧的插秧,那秧苗插的又快又直,虽然效果不错,却还未到达让人惊讶的程度。便在这时,左边这台机器已经到了田垄边上,它突突突的冒着烟,转了过弯,接着插秧。助手终于发现,机器上竟然没有人在操作!惊讶的叫了起来:“哎呀,这台插秧机是无人驾驶的!”(见193章,眼界)
    它从国内的一个军人赵峰一路山看到插秧机,播种机等实例写起,随着角色的视线进行,写看到的一样样实物。随着无人机导航,无人机巡查,无人机植保等一路进行,一个完整的智能农村呈现在读者眼前,有人证,有物证,小细节,显得真实可信。
    7)切忌只顾埋头码字,不去总结经验。
    很多人得到一套万能的“套路”,就一路狂飙千万字。不去检查自己的作品优势在哪里?差距在哪里?这种人很快会“江郎才尽”,被读者抛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埋头苦写,是优点,也是缺点。要时不时自己阅读自己的作品,发现问题。更要阅读那些优秀作品,特别是四大名著,吸取营养。细心地读者会发现,金庸《天龙八部》灵感来源自《西游记》,对美女的描写,很多来自《红楼梦》,这是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不去吸收是大大的可惜。
    反面例子:唐三斗破系列,刚开始很新颖,但是千万字一直在套路,读者就审美疲劳了。套路不是万能的。还有宋小宝,一个“损塞”打遍天下,但是现在也沉默了,只有一个套路装疯卖傻,读者是会烦的。
    要总结,要提高,学星爷,做常青树,不要怕别人骂你无厘头,要有做“死跑龙套”的心态,才可能成为喜剧之王。
    总结自己的作品,要不然,你会很迷惘。
    8)切忌半途而废,坚定信念,写下去。不要管订阅和批评。小编的建议和读者的批评,是让你提高写作水平的,不是叫你放弃做太监的。写下去,你不一定能成神,但你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提高,迟早会有回报的。
第2个回答  2015-10-01
说实在话,世界名著基本没有共同特点,毕竟又不是一个人写的,怎么会有共同之处呢,但其作品本身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和思想在里面,也就是说它有‘书魂’。望采纳,O(∩_∩)O谢谢。
第3个回答  2015-10-01
积极向上并发人深省,可能还有些深沉追问

我觉得世界名著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以才成为了名著你们觉得呢?

追答

也不一定,你觉得简爱真的有文学价值吗?他写的只是一个女老师和一个庄园主的爱情故事而已,最多再加上那个女教师从一而终,你觉得呢?

第4个回答  2015-10-01
都很出名,都有各自的特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