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是什么

eb病毒是什么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基因组为DNA。EB病毒具有在体内外专一性地感染人类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3~5岁幼儿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体。

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此外EB病毒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目前所测EB病毒抗体,主要有针对病毒的衣壳抗原(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扩展资料:

“感染EB病毒,临床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部分并无明显症状,抵抗力差、免疫功能障碍的群体多发。

EB病毒的传播方式与感冒病毒的传染方式类同,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一年四季均多见,不存在明确的高发季节,且在正常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

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病毒抗体呈阳性,也就是说,90%以上的成人都感染或携带过,只是没有明显症状,或是当做普通感冒痊愈。”儿童易发高发的原因,主要还是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弱。

EB病毒感染如何预防,EB病毒目前还没有对应的疫苗,正常人群也不需要刻意防护,老人、幼儿等易感人群需要做好呼吸道隔离、避免到人多的环境。“对症治疗后一般两周左右可以痊愈,预后易疲劳,避免剧烈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EB病毒

人民网-症状像感冒多日高烧不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属于疱疹病毒科R亚科,DNA病毒。
eb病毒广泛存在于全世界,人类感染后成为终生潜伏性感染,在一定条件下活化,并可转化淋巴细胞。
在发展中国家感染期较早,约3~5岁已达高峰,人群感染率高,约50%以上受染;在发达国家则较迟,约在15~20岁到高峰。现已知,EBV与以下四种病理学上不同的疾病有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和免疫低下个体中的多克隆B细胞淋巴瘤。
不同地区的研究表明,育龄期妇女基本都为此病毒血清学阳性。如果EBV能感染胎儿并造成先天性损害,问题将很严重。关于病毒能否经宫内、产道或乳汁传播,并引起先天性感染,一直存在争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在性病临床上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
  EB病毒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认为该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中国南方鼻咽癌患病人群中大多都检测到有EB病毒基因组存在。本病分布广泛,多呈散发性,亦可引起流行。病毒携带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口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发病以15~30岁的年龄组为多,6岁以下多呈不显性感染。全年均有发病,似以晚秋初冬为多。一次得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第3个回答  2018-08-01
EB病毒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将Burkitt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认为该病毒是多种恶性肿瘤(如鼻咽癌)的病因之一,它主要感染人类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中国南方鼻咽癌患病人群中大多都检测到有EB病毒基因组存在。本病分布广泛,多呈散发性,亦可引起流行。病毒携带者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口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飞沫传播虽有可能,但并不重要。发病以15~30岁的年龄组为多,6岁以下多呈不显性感染。全年均有发病,似以晚秋初冬为多。一次得病后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10-08
是芽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