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怎么栽培,有谁知道

如题所述

栽培要点   观赏茶花栽培主要有地栽、花坛种植和盆栽三大形式。 (1)、土壤   山茶花不耐盐碱,要求土壤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PH值在5.5~6.5之间,带微酸性的土壤或腐殖土。最好选用几种土壤和介质进行合理混合。配方如下:花卉营养土、山泥、珍珠岩按6:3:1混合;花卉营养土、山泥按8:2混合;山泥、珍珠岩、砻糠灰按6:3:1混合;山泥、砻糠灰按7:3混合;生物营养:山泥按5:5混合。在配制砻糠灰的时候要让新鲜的砻糠灰日晒雨淋几个月后才能使用,因为新鲜砻糠灰呈碱性。实践表明这样的土壤栽培山茶花,不用施肥。两叶一芽的一年生茶花亩,一年后可长高达15~20厘米,能出现2~3个分枝。 (2) 浇水   盆栽山茶花,要干透浇透,小盆种植的偏湿比偏干好。 (3) 上盆及换盆   山茶花的栽培分地栽和盆栽两种方法:地栽应选择符合山茶花生态要求的种植地。秋植较春植为好。盆栽的关键是花盆的大小要与盆苗的比例配合恰当。盆土要在园土中加三分之一或一半切断的松针,经一年腐熟后使用效果较好。上盆时间为11月或早春2~3月,萌芽时不宜上盆,高温季不宜上盆。忌带原土上盆,忌用大盆,忌温度过高,忌土太肥。上盆时水要浇足水,以盆底透水为度。平时浇水要适量。要特别注意夏季遮阳、降温;冬季要有防寒措施。冬天温度不低于4℃为宜,假如室温高了,反而会使“茶花”不必要的提前发芽。   大多数品种都能发两、三次梢。6月份第一次梢长定后,如果在盆较小时,最好进行第一次换盆,盆径为15厘米左右。换盆时尽量不要弄碎泥球,不能伤根系。一年以后再换大一号的花盆。经过两三年的培育,一般山茶花株高可达30厘米以上,枝条10根以上。 (4) 遮阳和剥蕾   山茶花的遮阳很重要,盆栽茶花的遮阳时间是6~9月。6~7两个月仅早晚可见阳光,8月上午9时至下午5时;9月上午10时至下午4时。8月份开始剥花芽,每枝留芽一个,可使花开的更大。 (5) 施肥   山茶花对环境、养料等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山茶花栽后半年不施浇根肥,只给叶面喷施淡肥,1~2份沤肥加清水8~9份或化肥0.1%~0.2%,每5~7天喷一次以叶养根。待新枝叶变老,说明根系生长成熟方可追施浇根淡薄肥,每星期一次。   3~4月山茶花大多数开完花,树体养分消耗大,应主施追氮肥。每3~5天一次,以促使新叶肥大,新根芽多、生长健壮。5~6月份新枝成熟,花芽分化,应多追施磷肥如过磷酸钙或钙镁磷等,每3~5天施一次肥,可使花蕾多而大。7~8月以磷肥保花蕾,增强抗高温能力,可适量加入一些氯化钾肥,每3~5天施一次肥。10~11月山茶花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此时花蕾迅速膨大,开始开花,追肥以磷、钾为主,可在浸沤肥时加入一些饼肥,因为饼肥的肥效长,浇根追肥每3~5天施一次。盛花时,施肥要减淡两成,每星期一次。这样可使迟开的花与早开的花,一样大,一样鲜。并可减少黄叶,第二年来花多。山茶花使用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和开花质量。对活化土壤,强壮根系,增强养分吸收,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抑制病虫害,提高山茶花后期树形的观赏性都很有益。 (6)、 病虫害防治   茶花的虫害有“毛虫”,“茶细蛾”,“茶二叉蚜”等,应及时用50%氧化乐果乳剂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杀虫剂喷治。山茶花病害有“茶轮斑病”、“藻斑病”和“炭疽病”等。对细菌性的病害可以用5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000倍农用链霉素防治,对疫病类可用25%瑞毒霉600~800倍液喷雾,或用75%敌克松,或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灌根,每隔10~15天灌一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17
茶花是世界名花之一,也是云南省省花,浙江省金华市和温州市的市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
  我国山茶的栽培早在隋唐时代就已进入宫廷和百姓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风日盛。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来描写当时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况。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群芳谱》,清代朴静子的《茶花谱》等都对山茶花有详细的记述。到了七世纪时,山茶首传日本,十八世纪起,山茶多次传往欧美。
【标准名称】拉丁名Camellia
japoica,英文名Camellia
,中文名山茶。

  【别名】曼佗罗、山茶、山茶花、耐冬
  [1]【原产地】中国长江、珠江流域、云南;朝鲜、日本、印度
  【科属】山茶科,山茶属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碗形花瓣,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粉红、深红、玫瑰红、紫、淡紫、白、黄色、斑纹等,花期为冬春两季,较耐冬。

【生长习性】茶花生长适温在20~25℃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60%以上,大部分品种可耐-8℃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茶花培植土要偏酸性,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以利根毛发育,通常可用泥炭、腐锯木、红土、腐植土,或以上的混合基质栽培。茶花要求光照比杜鹃强,春秋冬三季可不遮阴,夏天可用50%遮光处理。 1.栽植
长江以北春植为好,长江以南秋植为好。地栽应选排水良好、保水性能强。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盆栽选用腐叶土、沙土、厩肥土各1/3配制,或腐叶土4份,草炭土5份、粗沙1份混合的培养土。pH值5-6.5。栽植地应选不积水、烈日暴晒不到的地方。盆栽山茶冬季入室置于通风透光处,夏出房置于荫棚或其他可遮荫处。茶花忌乱移动位置,否则对其生长不利。  2.光照与温度
山茶为长日照植物。在日长12小时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花芽。最适生长温度18-
25℃,最适开花温度10-20℃,高于35℃会灼伤叶片。不耐寒,冬季应入室,温度保持3~5℃,也能忍耐短时间-10℃的低温,但不能长时间超过16℃,否则会促使发芽,引起落叶。生长期要置于半阴环境中,不宜接受过强的直射阳光。特别是夏、秋季要进行遮荫,或放树下疏荫处。
  3.浇水
水分直接影响茶花生长发育的进程,是茶花的命脉。因为水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细胞原生质的主要成分,而且通过水分的蒸腾,还可以调节茶花的体温。水分过多,茶花会出现徒长现象,抑制花芽分化,甚至会发生烂根或浸泡死亡;水分过少,茶花又会出现萎蔫现象,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由于茶花花繁叶茂或栽培在盆内,根系所吸收的水分,往往不能满足其地面部分因蒸发所失去水分的补充需要;为了保持茶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就需要经常浇水。盆栽茶花,尤需特别注意,冬季盆土宜干。这是因为冬季茶花生长进入休止阶段,生理上要求的水分减少,另外冬天过湿,容易造成盆土冰冻,损伤根系。夏季盆土宜湿。这是因为夏季正是高温干旱季节,又是茶花生长旺盛时期,需要大量的水分。浇水时间,春秋季宜在上午和下午;夏季中午所温过高,宜在清早和傍晚;而在冬季,则宜在气温较高的中午。高温干旱的天气,每日需浇水2~3次,才能保证茶花的正常生长发育。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干了再浇,浇要浇透,但要注意不能过干。一般在春梢末期着蕾前要适当扣水,以利向生殖生长转化,花前不能断水。但是要注意,如果生长在一般居室客厅,容易枯死。
  5.施肥
茶花需要有充足的肥料,才能枝干健壮,花繁叶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但是,如果施用复合肥,其氮、磷
、钾的含量分别为26%、20%、20%的话,则特别适合花的生长发育。氮肥可以促进茶花生长
,形成枝叶繁茂的植株;磷肥可以促进茶花花色鲜艳和根的发生等;钾肥可以促进茶花生长
健壮及根系的发展,有利于越冬。施肥中还应注意,在茶花的不同生长阶段,要适时、适量
和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配合施加氮、磷、钾肥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机肥,必须在充分腐熟后再施用,而且一般以少量多次施肥为原则。在春梢萌发前的3
月份,应多施氮肥;在花芽形成期的6月份,应多施磷肥;在花蕾形成及开花期的9月份及其
以后,应多施磷肥和钾肥。开花期停止施肥。施肥间隔,不应少于10~15天。
  4.整形修剪
地栽山茶主要剪去干枯枝、病弱枝、交叉枝、过密枝,明显影响树形的枝条,以及疏去多余的花蕾。盆栽山茶除以上工作外,还应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整形修剪,但不宜重剪,因其生长势不强。
5.花期控制
因山茶不耐寒,延缓花期不太常用。一般用选择品种、温度控制、激素处理等办法来控制花期。欲使山茶“十一”开花,可在7月中旬或8月初用毛笔蘸0.1%的赤霉索,点涂于花蕾上,每3天涂1次,肥水正常管理。9月看花蕾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涂花营,若估计“十一”开花不保险,可增加涂蕾次数,增加肥水量,促花蕾迅速生长,使“十一”见花。

茶花何时翻盆换土
  
茶花究竟何时翻盆换土更适宜?不可一概而论,茶花因品种不同,从上年的10月到翌年的4月至5月都不断有各种茶花开放,因此从2月到4月都可翻盆换土。
  
适于2月翻盆换土的有:尚未成年开花的幼苗。10月至1月开花的早花品种,此时已开完花。4月至5月才开花的晚花品种,此时离开花尚早,翻盆换土不会影响开花,若待其花谢后,5月再翻盆换土,则会影响花芽分化,影响翌年的花形成。
  
适于3月翻盆换土的是1月至2月开花的中花品种。
   适于4月翻盆换土的是3月至4月开花的中花品种。
  
若因有事,错过上述情况时,也可在9月至10月上、中旬翻盆换土,不过此时要特别小心,因新根长出不久较嫩,要预防伤断新根。
  
总的原则是:从含苞待放到开花时不宜翻盆换土,以免影响开花的质量及使其早谢,缩短花期,5月至8月不宜翻盆换土,以免影响花芽分化,且太热,植株较难恢复长势。
  
此外,翻盆换土或上盆时,最好在盆底放一层如板栗至核桃大小的碎硬塑料泡沫块,以增强透气排水,防止烂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