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最佳睡眠时间是几点?

每天的最佳睡眠时间是几点?睡眠不规律会不会对健康有影响?

最佳的睡觉时间段是什么时候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最佳睡眠时间为晚上11点至次日早晨6点,其中,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睡眠的黄金时间。

睡眠不规律对健康的影响:

1、导致身体胃肠道功能紊乱;

2、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患癌风险高于正常睡眠的人;

4、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引发抑郁症发生;

5、对皮肤有严重伤害,容易导致皱纹、暗疮、皮肤暗淡、黑眼圈等;

6、导致眼睛视力减退。

扩展资料:

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

1、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睡眠可以帮助机体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在睡眠期间,机体的肝和胃肠道及相关脏器可以合成并制造人体的能量物质,以供活动时使用。同时,由于睡眠时机体的基础体温、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部分内分泌功能的下降,机体的基础代谢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从而使得体力得以恢复。此外,睡眠过程中分泌的一些激素,如生长激素的分泌增加,可以帮助机体合成脂质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而增加机体能量物质的储存。

2、保护大脑功能

睡眠可以维持大脑功能的正常运转。在睡眠状态下,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逐渐下降,意识逐渐丧失,大脑的耗氧量大大减少,有利于脑细胞的修复和能量的储存。此外,在睡眠过程中,脑脊液的流动速度比清醒状态下增加60%左右,大脑神经元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清除速率增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会使人体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创造力和工作效率提高。

3、促进生长发育

睡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睡眠时间较长,新生儿的睡眠时间甚至可以达到18小时。睡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睡眠状态下,尤其是深睡眠期间,儿童脑内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显著增加,可以促进孩子骨骼和肌肉的生长。此外,良好的睡眠对于儿童大脑的发育也至关重要,可以帮助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4、降低患病风险

良好的睡眠对于人体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睡眠会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和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降低人体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睡眠过程中机体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血压,降低人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睡眠过程中脑内神经元的代谢废物会被清除,降低人体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5、有利于心理健康

睡眠对于情绪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易激惹、脾气暴躁以及情绪低落,增加人体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人们恢复精力和保持心情舒畅,舒缓心理压力,消除人们在白天生活中的恶劣情绪,有助于人体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有利于人体的心理健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睡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4

按人体生物钟的规律, 入睡的最佳时间是22~23点,起床时间为早晨5~6点。按此规律睡眠可获得最佳的睡眠效果。因为每个人的生物钟并不是相同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生物钟制定,睡眠不规律对身体有很坏的影响。

扩展资料

事实上人的睡眠时间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一项 100万人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在7~9小时内的人占80%。另一项800人的调查结果,平均睡眠时间是8.5小时,也就是说成人睡眠时间7~9小时就基本满足成人所需的睡眠时间,也可以根据这个来制定自己的睡觉计划。 

另外一项另一项 800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睡眠时间是8.5小时,睡眠在4~5小时的所谓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0~11小时的长睡眠者占1%—2%,而睡眠在4小时以下的超短睡眠者和睡眠在11小时以上的超长睡眠者不到1%。

睡眠其实与体型、性格和年龄都有关。对于体型与睡眠,体重较高的人睡眠质量较好,很少出现失眠。无力型的人神经敏感性高,不易入睡。运动员的人睡时间虽少,但精力十分充沛,极少失眠,睡眠时间与年龄有关,青年人平均每天睡8小时,随年龄增长,睡眠逐渐减少,而到老年时又稍有回升。 

参考资料睡眠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根据我们的经验,人体造血的最佳时段,是从下午六点到午夜一点四十分,而且人体必需达到深度睡眠的状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远古以来人类标准的生活习惯。几万年来,由于没有电力,夜间几乎无法活动。近代由于电灯的发明,加上电视的出现,使得现代人的夜生活愈来愈丰富,睡觉的时间也愈来愈晚。古时候,“三更半夜” 是形容很晚的深夜,除了少数作奸犯科的坏人以外,一般人几乎很少在这个时候还在活动的。但是现代的多数人几乎都是不到 “三更半夜” 不上床。 我们在经络研究中发现人体经络上有许多三氧化四铁分子,这是我们计算机磁盘上的主要磁性材料,推测磁场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生活空间中最大的磁场是太阳,很可能人体真正的生理时钟是以太阳磁场为标准的。在现代科学还没有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就粗鲁的任意更改作息时间,其后果自然是非常严重的。 怎样睡觉才科学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2006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可能有人觉得奇怪,这睡眠怎么还分健康和不健康的,不都是闭上眼睛睡觉吗?其实,很多人习以为常的睡眠习惯恰恰是不科学的。 不健康睡眠一: 平时通宵,周末狂睡 误区:有些人平时工作很辛苦,有时加班到了凌晨,但第二天还是得六七点爬起来去上班。睡眠严重不足,怎么办?周末在家恶补睡眠,睡它个20小时,把平时的都补回来。还有些人今天听说8小时睡眠足够,明天听说7小时睡眠长寿,到底多少小时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过据说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养颜,那就睡它个10小时。 专家分析:保证每天正常睡眠时间 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应该在6-9个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准。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好。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不健康睡眠二:睡前保持安静少运动 误区:有些人,晚上一有活动,就会睡觉时兴奋得睡不着。所以,他们认为吃完饭就应保持安静,连一些正常的低运动量活动也拒绝参与。本来白天就在单位里坐了一天,回家后继续坐着,坐到睡觉前反而睡不着了。 专家分析:适量运动促睡眠 临睡前的过量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迅速缓解疲劳,并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特别是脑力工作者,一天下来可能都没什么活动,而晚饭后的轻微活动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发现,临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类的轻微运动,可以促进体温升高。当慢跑后身体微微出汗时(一般来讲在20-30分钟为宜),随即停止。这时,体温开始下降。当30-40分钟后睡觉时,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不健康睡眠三: 公交地铁上补睡眠 误区:有些人晚上喜欢熬夜工作,觉得好在公司与家距离甚远,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坐公交车,只要一坐下来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认为这样的补眠方式,既没影响工作,又不耽误睡觉。专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复 人的睡眠大致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又可以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睡眠中循环多次。人们只有在睡眠中经历了几个“深睡眠”过程后,才能使疲劳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车上睡觉、打盹、补觉,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汽车的晃动、光线的刺激、声音的影响、空间的狭窄等都不容易使人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浅睡眠”状态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复。我们经常听到有同事抱怨,车里睡了一觉后,反而觉得腰酸腿疼、疲乏无力。另外,在车上睡觉,还容易导致生病。比如车上小睡后,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边睡觉,容易使一侧的脖子肌肉疲劳,所以很容易落枕。还有,在车上睡觉,车门开关、风扇吹动,一不小心就容易着凉。白天疲劳的时候小睡一段有助于体能的恢复,但是尽量不要选择在车上睡。 不健康睡眠四: 睡得不好用吃来补 误区:有些人觉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参、鹿茸等补品,不但有益于提高睡眠质量,而且补得好了,就是适当减少些睡眠时间,问题也不大。 专家分析:学会睡个“子午觉”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他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会减弱,血液中有保护作用的杀病菌细胞也会减少1/3。所以,我国民间流传的“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认为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 为了保证深睡眠,应该尽量做到早睡早起。虽然很多白领工作繁忙,但宁可把工作时间提前开始,也不宜推迟结束。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最佳睡眠时间,入睡的最晚极限不能超过11点。过了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凌晨两三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而天亮后,人就开始进入浅睡眠期,这时候开始多梦、易醒。有些人喜欢睡“回笼觉”,来增加睡眠时间。当然,这不失为补充睡眠不足的一个办法,要提醒的是,“回笼觉”补充的主要是浅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获得的深睡眠更好,宁可早上5点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点才睡觉。 此外,睡午觉也是个很好的睡眠习惯。临床基础研究已经证实,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几个阶段,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之间,有半小时的深睡眠期,但具体从哪个时段开始,因个人情况而异。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争取半小时深睡眠,帮助人体机能的自行修复。从人的能量消耗和补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为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入睡前,这两个时段都有七八个小时,持续运作会让人体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午睡是有效的“充电”手段,小睡片刻换来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并不需要过久,半小时足够,最多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每天的最佳睡眠时间推荐如下:
  一般睡觉时间:
  1. 正常人睡眠时间6--8、有的10小时
  2. 美容觉的时间10点--凌晨2点。
  3. 长时间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时,几年下来会容易内分泌失调生理时钟也会乱掉。
  4. 小孩最好在晚上8: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
  5. 青少年应该在晚上10:00左右睡觉
  6. 至于爱美的人,应该在凌晨2:00之前睡,因为皮肤在凌晨2:00前新陈代谢……不过我认为应该在午夜12:00之前睡觉最好啦。
  7. 老人嘛,应该在晚上9:00--10:00之间睡觉比较好。
  推荐作息时间为:
  夏季 22:00~23:00 -> 入睡 6:00~7:00 -> 起床
  冬季 21:30~22:30 -> 入睡 6:30~7:30 -> 起床
  中午,人体警觉处于下降期,此时小睡片刻有助于恢复精神,有利于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
  另外,晚餐应在临睡前两小时完成
  ,因为生长激素在晚上达到分泌的旺盛期,吃夜宵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体长高。真要是饿了可以吃些高蛋白,如鸡蛋,豆制品和牛奶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