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国内发展现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8
1. 发展阶段:自2001年我国启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走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已突破100万辆,位居全球第一。行业经历了战略规划期(2001-2008年)、导入期(2009-2015年)和成长期(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
2. 能源战略:随着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2018年已达到70.9%,超过国际公认的能源安全红线(50%)。因此,调整能源战略和加强能源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具有强烈的战略意义。
3. 政策端:政府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全方位的激励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研发、生产、消费、使用等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基金补助、双积分、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不限牌不限购、充电优惠等。当前行业政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 补贴逐渐退坡,2020年后将完全退出,转向补运营与基础设施;2) 提高能耗要求,以双积分政策为核心构建行业发展长效机制;3) 放开外资股比限制,扩大整车与动力电池行业对外开放,鼓励高质量竞争。
4. 技术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1) 整车:续航里程明显提升,百公里电耗显著下降。2) 电池: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处于全球第一阵营。3) 电机:国产替代基本完成,动力总成产品未来发展趋势。4) 电控:核心器件IGBT已实现国产突破,但对外依存度仍较高。5) 智能网联:已取得部分进展,但核心技术如传感技术、车载操作系统、数据平台技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等尚不成熟。
5. 基础设施端: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从2014年的3.3万个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77.7万个,4年复合增长率为220%。然而,充电桩布局不合理、供需错配、充电桩不互通共享、整体利用率偏低、停车难充电时间长等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