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或近代的人物因焦急,浮躁而失败的例子

如题所述

1、赵括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

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2、三国袁术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术称帝于寿春,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但袁术治理国家无方,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

本来势力还可以,别人都称候,他心急非要当皇帝,袁术逃往汝南,继续作皇帝。后来,在汝南郡坐吃山空,袁术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所阻拦。不得已撤回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

3、刘贺

刘贺19岁时,汉昭帝刘弗陵驾崩,因刘弗陵膝下无子嗣,刘贺在大将军霍光的操纵下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刘贺带着200多人进京即位后,天天跟这班人饮酒作乐,淫戏无度,即位27天内,就干了1127件荒唐事,将皇宫闹得乌烟瘴气。

霍光见刘贺如此不堪重任,和大臣们商量之后,便奏请上官皇太后(上官氏)下诏,于当月便废了刘贺。

4、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翻译: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5、司马懿

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

自退二十里路观察。及至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空城计时的司马懿因没耐心等待,也怕孔明在城内设下埋伏而退兵成了他一生的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赵括

百度百科-刘贺

百度百科-袁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7

1、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翻译: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2、唐代李承乾

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

贞观十六年,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事情败露。

身为太子,只要安分守己,皇位基本是他的,但他拉岳父想逼李世民退位,事情失败,被流放。


3、三国袁术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二月,袁术称帝于寿春,建号仲氏(又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但袁术治理国家无方,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

本来势力还可以,别人都称候,他心急非要当皇帝,袁术逃往汝南,继续作皇帝。后来,在汝南郡坐吃山空,袁术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所阻拦。不得已撤回寿春后,袁术找人要蜂蜜,却又找不到,袁术大叫道:“袁术至于如此吗?”遂吐血身亡。

4、司马懿

此时司马懿大军逼近西城,不巧诸葛亮已将兵马调遣在外,一时难以回来,城中只有一些老弱兵丁。危机之中,诸葛亮自坐城头饮酒抚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城门大开,几个老兵在扫地,耳听诸葛亮琴声镇定不乱,心中疑惑,不敢贸然进城。

自退二十里路观察。及至探明实情返回时,赵云率大军已到,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之计。空城计时的司马懿因没耐心等待,也怕孔明在城内设下埋伏而退兵成了他一生的痛。

5、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共写过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等。 诗人 前期创作优秀 十分著名 后来浮躁 因为金钱享受以后的作品质量,到后期,杰克·伦敦逐渐脱离社会斗争,追求个人享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0-14
1、【拔苗助长】
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是个急性子的人.他每天总是起早睡晚,辛勤地劳动,他盼着禾苗快成长,今天去量量、明天又去量量,可是一天、两天、三天、五天,他总感到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未见长,心中十分着急.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他一直在想:怎么能帮助禾苗长高呢?
想着想着,想出办法了,于是美滋滋地睡着了.
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跑步到田地里,头顶着炎炎的烈日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高.从早晨干到中午,又从中午拔到太阳快要落山,把田里的禾苗一棵棵全都拔了一遍,他干得精疲力竭,累得腰酸腿痛,可是,他心里非常高兴,以为这办法非常高明.
他拖着啤惫的双腿,摇摇晃晃回到家里,顾不得擦干身上的汗水,兴奋地告诉家人:“你们等着瞧,今年的庄稼,哪家也比不过我.”
妻子问他:“你有什么好办法?”
他骄傲地说:“今天我帮助禾苗快长,都往上拔了拔.”
他的儿子听了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马上跑到田里去看,糟了,田里的禾苗全都枯萎了、死了.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拔苗助长”这句成语,比喻不顾事物的本来规律,凭自己愿望做事,急于求成,反倒把事情办糟了.
2、【关羽大意失荆州】
急功近利是关羽的心病.因为在此前的赤壁大战中,关羽不仅未立寸功,反而因私放曹操犯了军纪.虽有刘备说情未予追究,但一贯心高气傲的关羽觉得很丢面子;此次封“五虎将”关羽口头上说不愿与黄忠为伍,内心里觉得自己被封小了,很不满.他这次主动北伐,也有与西入蜀川诸将争功之意.
如果说战略上的错误已铸成大错的话,那在战术上尚有回旋的余地.但关羽已陷入了天下无敌的神话中不能自拔.他若能及时回救荆州,他若不在樊城久打消耗战,他若不图立即收复荆州而另谋立足之处做长久对抗的打算,何至于全军覆没、身首异处?
第3个回答  2014-12-03
前秦王苻坚因不听已故丞相王猛之言,兴兵讨伐东晋,于淝水之战大败,身死国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0-30
1、赢荡(皇帝)举鼎的故事,最后被鼎所杀;
2、明朝某皇帝征北被俘,后又再次杀弟当皇帝;
3、西晋末代皇帝,“他们没稀粥吃,为何不吃鹿肉?”
4、空城计时的司马懿因没耐心等待,也怕孔明在城内设下埋伏而退兵成了他一生的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