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请归纳出5点

如题所述

浅谈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司马迁说过:“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我国许多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著名的天文学家竺可桢,正是在研究了我国史志、方志、古诗、游记,掌握了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线索之后,才写出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著名论文。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对于学习历史、掌握历史的重要性更是深有体会。古人说得更好:“学史使人明智”,确实如此,那么,又怎样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真正做一个有头脑,“明智”之人呢?围绕这些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借此来与大家一起商讨。

一、 学史可以明爱国

历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挖掘各个环节中有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备课时精心组织,在课堂上舍得花时间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让学生对爱国主义的重要性有切身的体会。如中国历史就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量素材。其一:可以利用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明、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蜚誉世界的陶瓷、丝绸、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等,这些遗产直到今天还被世界各地人民交口称赞;也可采用列举世界之最的方式证明中国古代的辉煌。其二:教材中还记载了大量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弥留之际留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紧扣教材,以情动人,就能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其三:历史教材中还有大量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素材。如:关天培、邓世昌以身殉国,戚继光忠心报国,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史可法宁死不屈,谭嗣同舍身变法,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些英雄行为及坚定的信念,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做老师的,注意因势利导,充分挖掘这些蕴涵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其四:利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如:列强对华的五大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它可以增强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念,懂得强国的重要意义。其五:以中国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革命史,让学生记住历史,珍惜今天,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除利用中国历史中的爱国素材之外,还可以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开拓新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如:利用发达国家经济起飞的经验,通过找差距、找原因,进一步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还可以通过吸取东欧、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失败的教训,深刻理解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方针,努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伟大抱负。

二、 学史可以明做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一些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辨证关系,把教学的重点只放在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上,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格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如:在教学中可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等咏志诗句与秦桧、汪精为、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内容进行鲜明的对比,培养学生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荣。又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可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可介绍居里夫人、布鲁诺、李大钊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可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可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

三、 学史可以明事理

现在的学生身上还有一大弱点:判断能力低,思维能力差。而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许多古今中外的大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丰富头脑,还蕴涵着许多哲理。如:通过对陈独秀、克伦威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让学生掌握一分为二这把钥匙,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大众与领导个人作用等之间的辨证关系,并以此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方位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格,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与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度,来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总之,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有许多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在此,我还没能也不可能全部讲出来,有的还须今后进一步去挖掘、去发现。但,无论是名人还是凡人,学习历史能让人终身受益,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15169446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6
第一:学习历史可以启发智能。打个比方,历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磨利我们脑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帮助我们披荆斩棘,只有刀才可以。光是记忆历史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历史中学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第二:学习历史能审时度势。这个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历史学正是为了培养眼光不局限于当代,而能洞彻事物发展脉络与前因后果的人才,这也就是古人会把历史学当成是领袖必备教育的原因。
第三:学习历史会感动人心。历史是追求真实之道的学问,只有从真实出发才能提炼出真实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动人心,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另外像: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过去发生的各种事情;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学习还是以后的谈资都是很有用的。

1、历史学习,需要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运用的知识较多,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2、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眼脑直映”式的学习、复习方法。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在学习之后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第2个回答  2018-05-24
①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②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蓝图。
③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的目的更重要是在于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预见未来,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为人类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方案。
④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增强参与意识,参加社会决策。
⑤学习历史可以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及道德教育。
有关历史的学习方法:
逐个朝代学习。很多人学习历史前一榔头、后一斧头,非常容易搞混淆,也不容易记忆,不好学。而且中国历史博大精深,有时候笼统学习也会给人一种量大的感觉,反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建议大家可以参照某些有趣的网站或书籍,如百度百科秦朝搜索,基本可以看到很多秦朝历史,之后再搜索汉朝等等,逐个学习。
由点到面法。由点到面指的是先学习某个点,如想了解秦朝历史可以学习某些重要的知名人物,了解知名人物的情况以及经历,从而可以衍射出某个时代的具体发展,就织成了一个网,这样学起来兴趣较足,也容易接受,也更有深度,非常受到学生与历史爱好者的欢迎。

故事串接法。故事是大家都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正史有时候看起来很烦躁很吃力,但是如果借助于历史故事则更为生动与形象,作者知道有一本书叫上下五千年,上面有很多历史小故事,而且是按照时间排列,读起来有趣,而且浅显易懂,甚至可以作为课外休闲读物,但学历史不错。
多看历史纪录片。有很多人不喜欢读史,但喜欢看视频,视频不仅直观形象,更容易记忆,在现在网络非常发达的时代,历史纪录片很多,可以在网上搜索到各种各样的纪录片,非常方便。有很多的系列纪录片,不仅有图片,也有历史解读员的解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5-23

    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思想,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变和充实我们的思想。例如商鞅变法中就可以看出祖先在很多年以前就知道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军队强大之后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负的道理。

    学习历史了解祖先的故事,从他们遇到的困难中总结经验少走弯路,更快更好地发展。

    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知道祖先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等等,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也不会退缩。

    学习历史可以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判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让我们懂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大众与领导个人作用等之间的辨证关系,并以此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通过从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我们多方位的思维能力。

    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中国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革命史,深刻理解党中央制定的政策方针,努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的伟大抱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9-14
  ①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是史家治史的一条基本原则的根本目的。

  ②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蓝图。
  ③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的目的更重要是在于揭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预见未来,为人类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方案。
  ④增强参与意识,参加社会决策。
  ⑤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及道德教育。
  资料来源:http://www.xueshiboke.com/post/406.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