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如题所述

简述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如下: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

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按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各种特征加以描绘。通过对比发现分布的特点,然后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步骤。

2、分析性研究。

这是对流行病学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行检验的方法。它是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的规律,验证所提出的假设。

3、实验性研究。

按随机分配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地给某一组以某种措施,另一组不给以这种措施。其目的是研究病因、疾病的危险因素、防治措施效果等。

4、理论性研究。

除上述各种研究方法外,流行病学研究还包括理论流行病学研究,又称数学流行病学研究,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数据,以数学符号代表影响疾病分布的各种因素。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阐明流行病学规律,这种理论研究称作理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

1、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预防疾病。随着健康内涵的发展,公共卫生的目标已不再限于预防疾病,还包括了积极的维护和促进健康。

2、疾病监测。

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反馈及利用疾病信息的过程,可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3、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

为了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必须透彻地了解疾病发生、多发或流行的原因。发掘病因及疾病危险因素的工作是流行病学的重要用途之一。有些疾病的病因是单一的,而有些疾病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时,真正的病因尚未完全被阐明,诸多危险因素已被发掘出来,据此,防制疾病仍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流行病学工作不拘泥于一定找到病因,若找到一些关键的危险因素,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防病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