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激波管应用的开拓者

如题所述

我国激波管应用的开拓者是俞鸿儒。

俞鸿儒,男,1928年6月15日生于江西广丰县,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俞鸿儒院士是享誉世界的气体动力学家,是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

他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激波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低廉,能提供范围宽广的实验参量,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空气动力学、气体物理学、化学动力学和航空声学的研究中都广泛地使用激波管。

近来,激波管又开始在气体激光、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研究中发挥作用。为满足导弹、核武器等的发展需要,研制出了多种多样的激波管,并产生了诸如激波风洞(见风洞)等多种新型实验装置。

激波管的应用

在激波管中,输入管将微弱信号输入到激波器中,激波器将微弱信号转化为激波信号,然后激波信号在介质中传播,最终被输出管接收到并放大输出。激波管的激波器通常采用了非线性元件,例如二极管、三极管等,这些元件的非线性特性可以将微弱信号转化为激波信号。

同时,激波器还需要一个能够提供强烈激波的能源,比如电子束或者激光束。这些能源可以使激波产生更强的功率,从而使激波在整个激波管中传播时,能够更加强劲地扩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