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自有儿孙福四句诗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出处是来自,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中第四回《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的开篇诗,完整的四句诗是这样的:

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但是原诗中的后半句“莫与儿孙作远虑”却并没有因此而流传下来。

从流传于河北的一个民间故事说起

传说从前在河北有这样一户人家,家里一贫如洗,妻子总是埋怨自己的丈夫没有用,什么本事也没有,还让家人跟着一起受累,有一天又看见游手好闲的丈夫从外面回来便骂道:“你啊你,一天到晚的,什么事都不做只知道出去瞎逛,别人都能赚钱回来贴补家用。

你看看你自己的儿子,脸都饿青了,你也不知道管管!”丈夫自己听了也觉得很委屈:“现在世道不景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要是能有事干,你以为我愿意在外面瞎逛吗,街坊邻居的钱都借遍了,现在根本没有人愿意借钱给我们。

心里也不好过啊,于是妻子便说道赚不到钱,你不会去偷吗?丈夫大吃一惊偷?哪里会有钱让我去偷,“财主家里钱不是多的是吗?你去财主家偷点回来不就行了。

听信了妻子的话后,这个人真的打算铤而走险去地主家里试试,但是没想到地主家里的门墙砌得老高根本翻不进去,于是他沮丧的回到家里,跟妻子说地主家里的门墙太高了他翻不进去,于是妻子又提议说让丈夫“钻洞”进去。

丈夫起初害怕财主家里守卫众多,自己的头刚刚钻进去便被打碎了,于是钻洞之前他先找来一个瓢,结果果不其然刚刚才把瓢放进洞里就被敲碎了,无奈偷不到钱,丈夫自己觉得太丢人了,自己什么也干不成,于是万念俱灰之下没脸回家,便出家当和尚去了。

妻子知道自己丈夫居然去当和尚了,伤心欲绝,消沉了好一阵子,但是也没办法家里还有年幼的儿子要抚养,于是妻子便自食其力把孩子拉扯大,谁知道后来孩子越来越争气,渐渐地展现出在学习上的天赋,更大一点之后又得到高人指点。

于是那年科举考中了“举人”光宗耀祖,为家里改换门庭了。20年后已经离家多年的丈夫到镇上化缘,听说自己的儿子有出息现在已是朝廷的大官,于是非常高兴想要去见一见自己的妻儿,可谁知现在连自家的门都进不了了,重重的侍卫把守着根本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无奈之下他只好在门前的地上提下了这首打油诗

二十年前把人偷,一棍打破葫芦瓢。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于是这后半句“莫为儿孙作牛马”便这样流传了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