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概论》复习重点

如题所述

一、比较文学的基石与方法


1. 定义: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国界、跨学科的文学探索,它以实证、平行与变异研究为手段,旨在促进世界文学的互动与进步。法国、英国和中国学派各有侧重:法国强调国际文学关系的历史影响(实证),英国关注文学审美的平行性,中国则聚焦异质性和变异性的跨文明研究。


2. 学科历程: 比较文学起源于19世纪的资本主义、浪漫主义和自然科学,经历了欧洲的实证研究阶段,美洲的跨学科拓展,以及亚洲的东方崛起。中国学派以其创新意识和跨文化视角独树一帜。


3. 研究焦点与方法: 比较文学关注文学的同源性(寻找联系)、类同性(相似性)和异质性(差异性)。代表性理论如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标志着学科的里程碑。


二、多元视角与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渊源学(外来影响研究)、媒介学(文学交流媒介影响)和译介学(全球化翻译转向)。创造性叛逆体现在翻译的革新中,如个性化翻译(归化与异化)、误译与节译的创新应用。


1. 创造性叛逆类型: 个性化翻译,如归化和异化,以及改编过程中的选择和文化适应。


2. 接受者行为: 读者再创造,以及接受环境对文学的理解和变异。


三、理论与方法的深化


形象学与接受学是深入研究的工具,形象学研究“他者”形象的影响力,接受学关注误解和变异机制。文学类型学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家、作品和手法,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对比。


变异学: 从全球化、文明冲突和学科局限性的角度,研究文学他国化现象,如佛教、道教的中国化研究。


四、主题学的探讨


主题学作为客观研究,关注文学主题的变迁与跨文化表现,如母题、题材与主题关系的演变,以及跨学科的文学与艺术比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