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有那些技校?

如题所述

1、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以机电、服装、学前教育为主干专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创建于1985年,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教职工170余人,在校生3000余人。

2. 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

郑州市第四十三中学(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是创办于 1973 年的一所有着辉煌育人历史的教育局直属职普合一的学校。学校位于繁华的紫荆山路与东西大街交汇处,占地 28000 平方米 ,在校生 2700 多人, 150 多名教职员工。

3. 郑州市金融学校

郑州市金融学校创建于1971年,是河南省教育厅审批命名的一所国家级重点公办院校。2014年被评为河南省特色学校。学校位于市区中心,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学校设有:财政金融系、经济贸易系、信息及艺术设计系,下设十几个专业。

4. 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

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是郑州市教育局、郑州警备区司令部联合创办的一所以国防教育和科技传播为特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5. 郑州市财贸学校

郑州市财贸学校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位于郑州市航海中路77号,与郑州长途汽车总站为邻,交通便利。学校占地123亩,教学设施一流,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80个,阶梯教室7个,配有冷暖空调和网络终端。

6.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原郑州市第四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65年,位于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145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郑州市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自1984年期始办职业教育,1996年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并顺利通过2003年、2006年、2011年三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复评。

7.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是一所融中专和高中为一体的公办综合高中试点学校,是郑州市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1882年(光绪八年)东里书院迁到现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址。

8. 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

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办社会、家长信任”的学校。

9.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

郑州市艺术工程学校是郑州市唯一一所艺术类专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自1965年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画家邓林(邓小平之女)视察学校后欣然题词“艺术的殿堂,人才的摇篮”。

扩展资料

本科大学生回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后参加考试,获得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这一有趣的现象出现在广西南宁市的一些职业技术学校中,成为眼下广西大学应届毕业生的一种潮流。

本科生自发“回炉”技校,是“市场”这一指挥棒在起着神奇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叹大学毕业生一年又一年地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更要看到“招工难”与“用工难”的两难并行,以及其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2014年2月1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关于就业结构性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就业结构性矛盾上升为就业的主要矛盾。一批劳动者难以实现就业的同时,另有一批企业则难以招到员工。

对于就业市场而言,新兴产业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其中必然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短缺。同时,因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企业用人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市场实际能提供的适合岗位却显得不足。这,无疑加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

本科生自发“回炉”技校,是就业理想写进了现实。大学毕业生要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获得一个较为理想的就业岗位,除了“拼爹”、“拼妈”之类的关系现象仍将存在,更多的人只能从自身做起,去迎合市场就业岗位的需求。

这也就有了本科生“回炉”技校,以期用“本科毕业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样的理论与实践“护照”敲开用工单位的大门。对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来说,这种自发地“回炉”,并不是坏事,甚至值得提倡。

一来,让大学生们毕业后看清现实,看清残酷的就业竞争现实,不坐等“啃老”,就必须除去那一点点的骄气;要实现梦想就该脚踏实地,不能眼高手低。

二来,本科生“回炉”,带来技术技能人才理论水平的提升,他们未来也许不单单是技术工人,很可能是实践的创新与发明者。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只是,就成本而言,本科毕业+职业技能培训,时间上有些长,而且教育的成本也不小,特别是一些贫困生的家庭未必能承受得了,亟需求解。

本科生“回炉”技校,提醒了大学教育必须加快与市场的对接。如何对接?不能总由学生自发地“回炉”技校,应有规范的办法。

在笔者看来,眼下最为切实的就是让毕业生的实习环节起到实际效用,不能放羊式地将学生赶出校门了事,甚至是倒逼学生与单位签假用工协议来换取毕业证。

要让难得的实习发挥效用,不但需要高校走出去,为学生开辟实践机会。同时,劳动部门对企业提出一定的硬约束,让企业接受毕业生实习。

当然,要让企业不至于因接受实习生而提高成本,则需要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把实习当作一次真正的职业技能“回炉”,大学生能掌握实践技能,就业能与市场接轨;企业也可以优先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并可以从政府的扶持中冲抵一定的成本。

再说了,劳动者的就业,不只是个人的事,亦是政府的事情。通过实习的实践,让大学毕业生能充分就业,将是一个多赢的局面。本科生“回炉”技校,可以有,但更要有教育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

参考资料:郑州市政务服务网▬中等职业教育  、人民网▬本科生“回炉”技校,且行且反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