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精神类药物施瑞康为什么不能掰开吃?”

如题所述

有时候,一些人会因为药片体积太大较难吞咽或者其他原因,而选择把药片掰开服用。
这样做可以吗?
缓释片,不可以
为了减少服用次数,减轻药物对肠道及人体造成的刺激,现在很多药物都会做成缓释片的形式。
大多数缓控释制剂只需一天服用一次。药物到体内后缓慢释放,血液中有持久的有效药物浓度,药物治疗作用较持久。

绝大多数缓释及控释制剂是不可以掰开服用的。因为掰开服用破坏了制剂的工艺结构,导致药物很快释放,不能起缓释或控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制剂的含药量大于普通制剂,掰开服用等于把全天的药量一下全吃了,易造成药物中毒,引起不良反应。只有一些特殊注明的缓释及控释制剂是可以掰开服用的,原因是厂家研发的制剂工艺允许掰开或留有刻痕供掰开服用。
能否掰?看这里
我们应该如何分辨药片可以掰开还是不能掰开呢?
首先要看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中有半片药量的用法,就可以将药片掰开吃。如果说明书中提到“整粒吞服”“不可掰开或碾碎”等,则只能整片服用,以免剂量突释后药效过强或发生严重毒副作用。
其次要看药片。观察药片有无刻痕,一般有刻痕即表示为了能整齐地将药片掰开而设计,则可以沿着刻痕掰开服用,切记在服用半量时一定要沿刻痕掰开,不要随便掰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关于掰碎处理对药物疗效的影响,目前证据仍有限。因此,若患者难以服药,首先建议换用口服液或口腔崩解片。然而,很多精神科药品只有片剂或胶囊剂型,可遵循以下基本规律:

  表面有刻痕的药物一般可以掰碎服用;

  掰碎舌下或颊含片可改变其疗效;

  掰碎缓释剂型可缩短其持续释放的时长;

  肠溶剂型不可掰碎,否则会改变其吸收进程;

  除非胶囊存在时间依赖性的释放特点(如缓释剂型),或为肠溶性,否则一般可以打开外衣,直接使用其粉状内容物;

  掰碎药物后应立即服用。

  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要掰碎拥有特殊释放技术(如ER、XL、SR、CD、CR)的药物;不要掰碎肠溶剂型。以下针对常用精神科药物能否掰碎给药进行了介绍,主要为原研药(括号内为商品名),更多仿制药请参考上述原则及药品说明书。

  抗抑郁药

  SSRIs:西酞普兰片(喜普妙)、艾司西酞普兰片(来士普)、舍曲林片(左洛复)、氟西汀分散片(百优解)、氟伏沙明片(兰释)均可掰碎服用;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赛乐特)不可掰碎服用。

  SNRIs: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欣百达)、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均不可掰碎服用。其中,欣百达产品标签明确规定不可打开胶囊,安全用药实践研究所(ISMP)则规定可将其加入苹果酱或苹果汁中服用。

  TCAs:阿米替林片可掰碎服用;氯米帕明片(安拿芬尼)、去甲替林片不可掰碎服用。

  其他:安非他酮片、米氮平片(瑞美隆)可掰碎服用。

  心境稳定剂

  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不可掰碎服用;卡马西平片(得理多)、拉莫三嗪片(利必通)及碳酸锂片均可掰碎服用。

  托吡酯片(妥泰)也可掰碎服用,但可能影响口感(poortaste)。

  抗精神病药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片、奋乃静片均可掰碎服用。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片(安律凡)、氯氮平片、奥氮平片(再普乐)、喹硫平片(思瑞康)、利培酮片(维思通)均可掰碎服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芮达)、齐拉西酮胶囊(卓乐定)及奥氮平口腔崩解片(再普乐)均不可掰碎服用,其中齐拉西酮胶囊(卓乐定)的产品标签明确规定应吞服整粒胶囊。

  其他药物

  苯二氮:劳拉西泮片、氯硝西泮片均可掰碎服用。

  ADHD治疗药物:哌甲酯缓释片(专注达)、托莫西汀胶囊(择思达)均不可掰碎服用。后者产品标签明确规定不可打开胶囊,否则可造成眼部刺激。
第2个回答  2020-11-18
药物岂是你想掰,想掰就能掰?

药物不正确服用

可能不仅起不到作用

还会增加副!作!用!

今天,咱就来聊聊如何正确服药



为什么有些药物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

这是因为有些药片具有起到保护或者限制药物释放作用的特殊结构。

这个结构会因为药片被掰开或嚼碎而遭到破坏,起不到它原本的作用,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



哪些药物不能掰开或嚼碎服用?

肠溶片、缓释片或控释片类的药物一旦被掰开或嚼碎服用,药片的毒副作用可能会被放大。

1 缓释片和控释片

为了使药物缓慢平稳地释放,这两种片剂都采用了特殊的药片结构,包括膜控型和骨架型两种。

@ 膜控型

此类型的药片外包裹有能限制药物缓慢释放的包衣膜。

如果强行掰开,就会破坏这层膜,使含药的片芯直接暴露在外,药物就会很快地全部释放出来。

这样一来,短时间进入体内的药量就会大大超过预计,使药品的安全性不能保证,而且药物也不能再维持长时间有效。

不能掰开鸭

@ 骨架型

此类型的药物是分散在骨架材料中的。

这样的药片通过骨架材料中许多细小的孔道,或是通过骨架材料本身的缓慢溶解或溶蚀来控制药物释放。

即使药片被掰成两半,其中的药物也依然可以缓慢释放。

可掰开,不能嚼碎服用鸭

敲黑板划重点

缓释或控释片的每片剂量往往是常规片剂的1.5~3倍,若不当掰开或嚼碎,大量药物成分顷刻释放,毒副作用可能被放大。

2 肠溶片

如果某些药物的通用名写着“XX肠溶片”,就说明这种药片外面包有一层特殊的肠溶包衣膜。

这种包衣膜遇到胃酸不会被破坏,只是进入小肠后遇到呈碱性的肠液才被破坏,随后释放药物。

将药物做成肠溶片的目的有两个:

① 保护药物不被胃酸分解

② 保护胃黏膜不受药物刺激

因此,如果把肠溶片掰开,保护屏障就会被破坏,上述目的就达不到了,结果造成药效下降或是胃部不适甚至溃疡。

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由于阿司匹林刺激性强,在胃内溶解后会损害胃黏膜。

3 双层糖衣片

有些双层糖衣片剂,外层是糖衣,而内层却是肠衣。

这种片剂的作用是外层要在胃内发挥助消化作用,而内层则需要在肠内发挥作用。

如米曲菌胰酶片,外层的米曲菌提取物胃溶衣在胃内溶解,迅速释放出米曲菌提取物,发挥对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的分解作用。内层的胰酶肠溶衣可以保护核心的胰酶免受胃液破坏,保证胰酶在肠道释放,并继续发挥对食物的酶解作用。

如果掰开或咀嚼服用,则会使胰酶失去保护作用,而且胰酶留在口腔里会刺激口腔黏膜,有可能导致口腔溃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