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中同排纵筋直径有两种时,用什么符号将两种纵筋相连,标注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

如题所述

梁中同排纵筋直径有两种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

梁的原位标注:当上部钢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6C25 4/2,表示上部最上面一排纵筋为4根25,上部第二排为2根25。

当同排(同一水平面)纵筋中有两种直径时,角部纵筋写前面+中间的钢筋写在后面。(遇到“+”,同一排角部钢筋和中间钢筋的排布;遇到“/”,不是同一排,基本都可以这么理解)。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需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为了简洁,在支座一边标注。(简单点说支座就是梁下有一根框架柱或者剪力墙顶着这就是一个支座)。

对于端部带悬挑的梁,其上部纵筋注写在悬挑梁根部支座。

1、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一般会设计:一边3根25,一边5根25;而很少设计:一边3根25,一边3根22。如果这样需要在支座位置连接,影响结构受力和施工。

2、以边柱、角柱(一般建筑物四个大角)为端支座的屋面框架梁(WKL),当配筋截面积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尽量梁的上部钢筋少配置,尽量只配置一层,以避免钢筋过密导致不方便施工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柱子钢筋到屋面都要收头,所以屋面梁柱节点的部位钢筋是又多又密,所以要在合理的情况下减少梁上部纵筋的数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