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局怎样认定工人干部身份

如题所述

社保局通过档案材料确定工人干部身份。

档案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有人事部门正式转干手续的人员,认定为干部身份。被认定为干部身份的人员,无论是否在干部岗位工作,退休时,必须按干部身份办理退休。

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在行政单位有工勤人员和公务员。在事业单位中打破身份限制,实行岗位聘任制,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按照相关政策实行聘用制。

干部身份是指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审批等手续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体制内公职人员所具有的干部编制身份。工人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已经逐步淡化。

工人身份和干部身份的区别

1、政治待遇不同

干部获得的国家社会以及国际信息要比群众多,干部级别越高所获得的社会信息也就越多,其中大量的社会信息并不属于国家机密,而是属于官方有意控制的内容。

2、就业范围待遇不同

干部可以在国家机关工作,工人群众如果不转变成干部身份则很难在机关工作,但是工人群众转变成干部身份的机会非常少。

3、非工资的福利待遇不同

干部比工人群众要高,例如住房以及住房补贴、用车补贴、带薪度假等等方面,干部都比工人群众享受的待遇高。

4、医疗服务标准不同

包括住院条件、用药等级、医药费的报销比例等等方面,干部都比群众高。

5、在养老标准不同

干部比群众高出许多,而且干部级别越高,这种差距也就越大。

6、事业单位升职空间

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的区别目前在企业中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中的差异非常明显,工资待遇不同,退休年龄不同,升职空间不同(如没有干部身份基本不可能单位领导职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