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康生活?

如题所述

1、小康生活是指应该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精神生活的充,既包括居民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2、小康涵义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一般包含三层意思,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容为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内容是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第二是确定小康标准临界值和指标权重。第三是计算小康进程,国家统计局采用了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方法测算。16个基本3、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日摄量75克;(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2
小康是指人们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之后。“无饥无寒”的生活状况,是富裕生活的基础和起点。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水平出发,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的小康标准进行了科学地制定。

1. 从人均收入来看,1980年,我们的起点基本上是属于世界上的低收入国家。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世界称之为“下中等”收入国家。
2. 第二个含义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就是“吃”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一般来讲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吃占60%到50%之间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占50%到40%就认为是小康;40%到20%,就认为是富裕。
3.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现在的人均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0%,而到了全面的小康社会,中国有可能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接近世界的中等水平。过去20年,我们主要是讲先富论,使一部分地区、人群、城市先富起来,这个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今后20年,既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的难点不在于北京、上海,主要的难点还是在于中西部地区。难点也不在于城市,而是主要在农村。难点也不在于汉族人口,主要是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
第2个回答  2021-11-12
小康生活的界定,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包括物质生活状况——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包括空气、交通、水质、绿化等方面;社会环境状况——包括社会秩序、生活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内容。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把小康社会界定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小康的社会属性方面,即“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其二是小康的实现水平方面,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第3个回答  2021-11-12
现在的"小康",指的是温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所达到的相对富足的生活状态。. 谢东闵 于1972年提出"小康计画"及1979年 邓小平 所说的"小康之家",皆以此做为论述基础。. 而同时间的香港社会,就有以"小康家庭"、"小康之家"来指代 中产阶级 的讲法。. 根据 联合国粮农组织 制定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 40%到50%为" 小康 ",该系数越低标志着越富裕。. 2017年起,中国大陆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0%以下。.
第4个回答  2021-11-12
小康是指人们在摆脱贫困解决温饱之后。“无饥无寒”的生活状况,是富裕生活的基础和起点。从我国的国情和现实水平出发,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的小康标准进行了科学地制定。 从人均收入来看,1980年,我们的起点基本上是属于世界上的低收入国家。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世界称之为“下中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