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是西域吗

如题所述

西域指的是新疆、宁夏等,西藏以前叫吐蕃
吐蕃(音tǔ bō)(公元633年—842年 [74] ,藏文:བོད།,威利转写:bod [75-77] )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松赞干布至朗达玛传位九代,延续两百多年。 [76]
吐蕃王朝是中国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部落联盟得到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扩大,推动了藏地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青藏高原文化上的整合与壮大。 [1]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手工业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和历史的宝贵资料。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6
吐蕃早在松赞冈布时期就已创制了古藏文,吞米桑布扎乃其创制者。藏文是一种音节一音素文字,在拼合方法上分为基字和加字(前加,上加,后加,和再后加)的组合,再加上元音符号,构成音节,音节独或连缀则构成词。
古藏文拥有丰富的文献,其中宗教文献大都收入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之中,《于阗国授记》就是其中的一篇,出土的写卷中又增补了新的宗教文献如《于阗教法记》等。
并发现了大量的世俗文书,包括《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记叙》、《于阗教法记》、《吐蕃简牍综录》。
已发现的金石碑铭也不少,如《唐蕃会盟碑》、《恩兰·达扎路恭石刻》、《谐拉康碑》、《赤德松赞墓碑》、《桑那寺钟》、《昌珠寺钟》、《噶迥寺建寺碑》等,不胜枚举,真是一个挖掘不尽的文化宝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