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社团活动有哪些?

各位父老乡亲们,问一下,高中的心理社可以开展哪些活动?现在我的这个社团人又少,活动又单一,麻烦各位出出主意!下学期又要开展社团展示,大家帮忙想想办法!

看见真实的自己

你怎么看待自己呢?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比他人优秀或者不如他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清晰的自我认知有助于提高自尊水平并让自己走向卓越,夸大和悲观的自我认知会让我们变得目光狭隘。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让我们携手共进,探索不一样的自己。想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在认识新的朋友时,会对他们产生第一印象,并在这个印象基础之上勾勒这个人的轮廓。你知道吗?其实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其实也是可以调控的,如果你想要在人际交往中展示更加完美的自我,那么你还在等什么呢?心理工作坊欢迎你~



拯救你的不开心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学习中有时会开心得开怀大笑,有时会难过得落下眼泪,不过一旦让不良的情绪缠绕着我们,长久不能释怀,就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所以我们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同学们可以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让你的不开心烟消云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心理社团策划书心理社团策划书 创办人: 社团名称: 成立理由: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疾病问题日益严重,并且逐渐小龄化,身心健康问题愈发严重。为关心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特策划创办心理社团。这样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上和人际交往上的心理思想变化,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与问题。 为此针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青春期烦恼的排除、学习过程的最优化、人际关系的良好沟通、学校和班级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释放等心理任务,许多初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援助迫切而且必须。 社团目的: 1、学生与老师的心灵沟通 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彼此贴近关系,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及时把握学生心态,做好调整措施。 2、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上课、学习,课外活动过少,而且作业也多,这样长久会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容易滋生厌学心理。所以,开展心理社团,推出一系列积极活动来调整学生心情,让他们觉得校园生活不是那么枯燥。其实是充满乐趣、丰富、多彩的。让大家爱上上学、爱上校园生活。 3、填补学生心理空虚。 现在的90后,由于大多数过早接触网络,网络里的物流横欲充斥期间,情感十分肤浅。并且由于现在网络游戏的泛滥,现在的学生已经倾向肤浅化、随意化,感情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些许偏差。所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填补内心空虚感,十分必要。 4、提高学生之间的集体观念和团结精神 青春期学生们自我自大、个人主义的现象严重。学校创办由学生组织的社团本身是一个融入集体、促进彼此间团结互助的好机会。心理社团活动,比如心理剧剧本,饰演心理剧角色,都会大大提高同学们集体观念与团结精神的作用,让学生之间更有凝聚力更懂得集体与团结的重要性。 5、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 不仅仅是在学校里面开展活动,也要让学生们参与校外活动,在节日期间开展校外活动,让学生与社会相接触,更切实的体会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能够锻炼学生能力,而且也能为学校和社会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不懈努力。 而平时的课堂教育,让同学们逐渐了解心理,了解心理学,了解心理疾病,为同学们预防心理疾病打下扎实的基础,锻炼同学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开展学校心理咨询,使得心理学教师为同学们解答一些心理困惑,使同学们不仅具备强健的体魄、丰富的学识、高尚的情操,更要使同学们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成员义务: 1、执行本社团决议决定; 2、积极参加本社团的活动; 3、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并且服务于同学和社会; 4、认真完成团委及本社团委派的各项工作; 5、社团成员之间互相帮助。 社团活动: 1、进行正常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同学们了解心理学. 2、组织同学们自编自演一些心理剧本,让同学们领悟心理的细微之处. 3、利用课余时间播放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影片,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4、举行一些心理知识竞赛,巩固完善同学们的心理知识,让同学们从心中真正的了解心理学. 5、开展一些心理游戏,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让同学们在娱乐的同时得到收获. 6、定期根据同学们的状况作出反馈. 篇二:心理社团活动方案农科路小学心理社团活动方案 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有序的,有时甚至是枯燥的。但校园生活不应该是单调乏味,而应该是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到愉悦和幸福的。活动是教育的重要载体,缺乏创新活动充实的校园是一个失去生机的校园,也就无法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社团将本着充实心灵、助人自助、服务学生的原则,在我校较好的心理教育基础上,营造更好的健康校园文化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校的一道特色风景。 成立目的: 为了让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着系统化、规模化、平常化、经常化的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校园文化氛围,让全校同学都主动关注和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自我保健意识,以便更高效、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本着服务同学,服务教师,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的出发点,教导处和心理咨询室经学校领导批准:在校内组建并开展学生心理社团工作。我们把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作为一项工作内容,使其成为我校今后心理教育工作的窗口,桥梁和先锋队。 “农科路小学学生心理社团”,以学生为主体,在社会变化发展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关注每一位成员,使他们在增长自身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关注他人的心理健康,并通过各种互动活动,使心理健康深入每一位学生,为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组建意义: 1、宣传知识,传播理念,促进广大同学的参与度,形成心理自我保健意识;扩大了教育面,使广大同学能在身边寻找合适人员倾述诉苦恼,及时缓解或消除一般性心理困惑,促进班级心理文化建设。 2、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帮助学校及时掌握各班级的心理气象,及早进行心理危机的预警和干预,促进平安校园建设。 3、以学生为主体,引导、激励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在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中、指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心理学的原则、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并验证、完善解决方案,更好地体现 “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 4、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编制问卷调查了解各级部的学生心理状况,如:学习压力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网络成瘾情况、零花钱使用情况及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突出心理问题等;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在条件允许时,参加校内外交流评选活动。 5、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塑造心灵、完善人格。学生直接参与到心理沙龙、心理剧表演,心理宣传活动中,为其潜能发展提供了舞台;学生在编演过程中实现心理自助,在观看共享中实现心理互助;在活动参与中感受关爱,培养技能,接受助人、助己的心理健康理念,并以此来传播关爱、传递温暖,让关爱与温暖洋溢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营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爱互助的健康氛围。
第2个回答  2020-12-19
1、板报、月刊
可以围绕心理健康主题,邀同学们投稿
2、电影放映
借学校场地,放有关心理健康的电影。
3、户外活动
组织同学们进行素质拓展等户外活动
4、联谊会、茶话会、心理游戏、
5、心理信箱
接受同学们的咨询
6、与其他社团的联谊活动
7、联系节假日,推出节日专题活动
第3个回答  2020-12-07
1、板报、月刊
可以围绕心理健康主题,邀同学们投稿
2、电影放映
借学校场地,放有关心理健康的电影。
3、户外活动
组织同学们进行素质拓展等户外活动
4、联谊会、茶话会、心理游戏、
5、心理信箱
接受同学们的咨询
6、与其他社团的联谊活动
7、联系节假日,推出节日专题活动
第4个回答  2009-07-15
1、板报、月刊
可以围绕心理健康主题,邀同学们投稿
2、电影放映
借学校场地,放有关心理健康的电影。
3、户外活动
组织同学们进行素质拓展等户外活动
4、联谊会、茶话会、心理游戏、
5、心理信箱
接受同学们的咨询
6、与其他社团的联谊活动
7、联系节假日,推出节日专题活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