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

1.市场规制法的调整方法是对( )的直接干预和管理
A、微观经济活动 B、宏观经济活动 C、交易活动 D、市场活动

2.经营者向消费者推荐某商品时,以优惠价说服消费者购买与该商品配套的其他商品。消费者接受了经营者的推销,一并购买了几种商品。经营者的行为属于( )
A、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B、低价销售 C、正当销售行为 D、搭售

3.商业秘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秘密性、实用性和技术性 B、实用性和专有性 C、秘密性、实用性和保密性 D、专有性、秘密性和保密性

4.经营者从事的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 )
A、1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20000元

5.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 )
A、受害人在被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B、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C、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的一倍半 D、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6.消费者的最基本的权利是( )
A、保障安全权 B、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监督批评权

7.刘某在某超市购物,因物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与经理发生争执。经理指示保安将刘某拖到一间仓库禁闭一个半小时。次日刘某将此事告知当地报社,报社对将事进行了报道,并对该超市及经理进行了批评。刘某的行为属于( )
A、诋毁商誉行为 B、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C、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D、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

8.“售出的商品概不退换”侵犯了消费者的( )
A、公平交易权 B、自主选择权 C、依法求偿权 D、求教获知权

9.消费者购买商品发现质量问题,首先应到( )去交涉。
A、消费者协会 B、生产厂家 C、售货商店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10.消费者协会不能从事的业务是( )
A、咨询 B、接受投诉 C、支持消费者诉讼 D、为优良产品做广告

11.下列商品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所讲的产品的是( )。
A、电视机 B、西红柿 C、商品房 D、鲜鱼

12.国务院( )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价格工作。
A、计划 B、审计 C、价格 D、工商行政

13.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可以( )
A、予以退回 B、不予受理 C、接受后进行更正 D、接受后进行补充

14.固定资产投资( )
A、即指基本建设投资 B、即指证券投资 C、即指更新改造措施投资 D、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

15.国债是一种( )
A、商业信用 B、消费信用 C、国家信用 D、银行信用

1.市场规制法的调整方法是对( )的直接干预和管理
A、微观经济活动 B、宏观经济活动 C、交易活动 D、市场活动
答:D。市场规制法是调整在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市场,调节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另见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2.经营者向消费者推荐某商品时,以优惠价说服消费者购买与该商品配套的其他商品。消费者接受了经营者的推销,一并购买了几种商品。经营者的行为属于( )
A、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B、低价销售 C、正当销售行为 D、搭售
答:D。搭售是一种销售技术。厂商生产的一种产品只有在与它的另一种产品一起使用时才能发挥作用,厂商要求客户向它而不是向别的厂商购买后一种产品。

3.商业秘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秘密性、实用性和技术性 B、实用性和专有性 C、秘密性、实用性和保密性 D、专有性、秘密性和保密性
答:A。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4.经营者从事的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 )
A、1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20000元
答:B。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

5.经营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给被害的经营者造成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 )
A、受害人在被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B、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润
C、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的一倍半 D、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
答:A。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

6.消费者的最基本的权利是( )
A、保障安全权 B、自主选择权 C、公平交易权 D、监督批评权
答:A。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九、十、十五条,四条都对,但根据法理学,我认为安全权是最基本的。

7.刘某在某超市购物,因物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与经理发生争执。经理指示保安将刘某拖到一间仓库禁闭一个半小时。次日刘某将此事告知当地报社,报社对将事进行了报道,并对该超市及经理进行了批评。刘某的行为属于( )
A、诋毁商誉行为 B、侵犯经理名誉权的行为 C、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 D、新闻媒体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的行为
答:C。行使监督权的做法。

8.“售出的商品概不退换”侵犯了消费者的( )
A、公平交易权 B、自主选择权 C、依法求偿权 D、求教获知权
答:A。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9.消费者购买商品发现质量问题,首先应到( )去交涉。
A、消费者协会 B、生产厂家 C、售货商店 D、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答:C。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10.消费者协会不能从事的业务是( )
A、咨询 B、接受投诉 C、支持消费者诉讼 D、为优良产品做广告
答:D。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三条。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

11.下列商品属于我国《产品质量法》所讲的产品的是( )。
A、电视机 B、西红柿 C、商品房 D、鲜鱼
答:A。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

12.国务院( )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的价格工作。
A、计划 B、审计 C、价格 D、工商行政
答:C。物价局之类的专门部门。

13.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可以( )
A、予以退回 B、不予受理 C、接受后进行更正 D、接受后进行补充
答:B。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四条。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14.固定资产投资( )
A、即指基本建设投资 B、即指证券投资 C、即指更新改造措施投资 D、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
答:D。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15.国债是一种( )
A、商业信用 B、消费信用 C、国家信用 D、银行信用
答:C。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以上均为网络搜索并分析得出,请参考使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2
1、AB
2、AB
3、ABC
4、ABCD
5、ABCD
6、AD
7、AC
8、ABC
9、BCD
10、AC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