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如题所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1、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要

呼吸、水、食物、睡眠 、生理平衡、分泌、性    

2、第二层次:安全上的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3、第三层次: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友情、爱情、性亲密

4、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 、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5、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

道德 、创造力 、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 接受现实能力    

扩展资料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3、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4、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大类:
一、生理需要。它是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食物、不、住所等。例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的人,首先需要的是食物,为此,生活的目的被看成填饱肚子。当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生理需要就不再是推动人们工作的最强烈的动力,取而代之的是安全需要。
二、安全需要。安是指保护自己的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这种安全需要体现在社会生活中是多方面的,如生命安全、劳动安全、良好的社会。反映在工作环境中,员工希望能避免危险事故,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失业等。
三、社交需要。它是包括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独立进行的,经常会与他人接触,因此人们需要有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爱,在组织中能得到他人的接纳与信任。
四、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自尊是指自己的自尊心,工作努力不甘落后,有充分的自信心,获得成就后的自豪感。受人尊重是指自己的工作成绩、社会地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这一需要可概括为自尊心、自信心、威望、地位等方面的需要。
五、自我实现需要。它是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2

需求层次理论是理论心理学提出的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他1943年的论文“人类动机理论” 心理学评论。马斯洛随后将这个想法扩展到包括他对人类天生好奇心的观察。他的理论与许多其他人类发展心理学理论相似,其中一些理论着重描述人类成长的阶段。马斯洛用“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来描述人类动机通常会经历的模式。马斯洛的目标是“ 理论是要达到第六个阶段或阶段: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研究了他称之为诸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简·亚当斯,埃莉诺·罗斯福和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等人的主人种,而不是精神病患者或神经质人,他写道:“研究残缺,发育不成熟,不健康的标本只能产生跛子心理学和跛子哲学。“  :236马斯洛研究的大学生人口的健康的1%。

马斯洛的理论在他1954年出版的“ 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等级制度仍然是社会学研究,管理培训以及中学和高等心理学教学中非常流行的框架。

参考资料:

【1】 Maslow, A.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4): 370–96. 

【2】 M.,, Wills, Evelyn. Theoretical basis for nursing. ISBN 9781451190311. OCLC 857664345.

【3】 Maslow, A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r. ISBN 0-06-041987-3.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23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他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下至上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还包含审美需要和认知需要,这是因为在该理论(5层)提出后不久,马斯洛又将其扩展为审美需要、认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7层),但在后期又将这三者合并成自我实现的需要(5层)。
(2)生理需要是指个体对维系生存所必须的需要,如食物、水、空气、睡眠等。安全需要是指个体对于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需要,如生活社区的安定情况、是否有秩序以及对焦虑和恐慌的避免等,婴儿的安全需要最为强烈。爱和归属的需要是指要求和他人建立起情感的联系,归属于某个群体并有一定的地位。尊重需要是指个体对获得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包括探索、好奇、求知和理解,马斯洛认为学习和发现的愿望,以及探索新异事物和未知世界的愿望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审美需要是指追求对称、秩序与和谐,这也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3)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中的五种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前四种需要出现较早,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出现较晚,通常在成人后出现。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其力量也越强,与个体生存息息相关;高层次的需要则相反,出现时间晚,力量相对较弱,与个体成长相关。因此,低层次的需要被称为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被称为成长性需要。通常情况下需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并成为推动个体活动的主要动力,已满足的需要则不是主要动力。但层次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个体对需要的追求不同,也会出现追求优先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的情况。
第4个回答  2020-07-21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指人类维持生存和种族延续的需要,是最重要、最有力量的需要。
(2)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是人类期盼稳定、安全、保障而避免灾害、威胁、混乱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
(4)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尊和期望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
(5)认知的需要
认知需要是克服障碍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6)审美的需要
审美需要包括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以及存在于大多数儿童和某些成人身上的对行为的完美的需要。(真善美,完美的状态,对称的美)
(7)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创造的需要,是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