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如题所述

0引言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整合有限土地资源、统筹城乡更好更快发展的一大创举;是土地刚性约束下既保护土地资源又保障长远发展的有力抓手;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载体,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将农村居民迁移到城镇,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建成大面积、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优化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江苏省多数地区都在积极开展“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工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2008年泰兴市就开展了前期调研论证工作。但由于一些原因,尚未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通过深入分析论证,笔者发现泰兴市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十分必要也切实可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1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具有十分明显的综合效益

1.1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破解用地难题、突破土地瓶颈的主要渠道

在宏观调控政策下,土地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泰安市每年建设用地需求都在3000亩左右。而省里每年下达的用地指标不到700亩,用地缺口明显。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整理面积的30%用于安置区建设,其余70%可以用于城镇和工业项目建设。因此,“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一个依法依规、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好政策。只要实施到位,就能有效缓解用地供需矛盾。

1.2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镇集聚,但随之而来的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也日渐突出,相比新农村建设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以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为主要内容,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必将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1.3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城乡资源配置、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大规模推进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空间的整合,促进村庄由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的转变,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变,有利于加快村镇建设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集中使用,防止资源浪费,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2泰兴市具备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基础要素

2.1有先天的自然条件

目前,泰兴市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利用现象十分严重,散乱、粗放、低效、闲置的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比重非常大。

(1)农村居民点用地偏大。泰兴市绝大多数宅基地由于擅自扩建主屋、辅房、院落,已超过135平方米/户的标准。户与户之间尚有大量的土地闲置,村庄规模大。

(2)农村居民点以外建设用地闲置比较严重。这部分建设用地主要由撤并的学校、村委会、村办事业用地构成。由于受建设规划的限制,难以原地盘活利用,一直闲置浪费。泰兴市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潜力十分可观。

2.2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2008年,泰兴市选择镇村积极性较高的姚王镇桑木村、宣堡镇郭寨村作为调查对象,并对之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两项目区总面积1104.25公顷,实施拆迁和农田整理大约需要资金32343万元。资金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筹集:一是争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投资4076万元;二是使用挂钩指标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通过工程的实施,可以争取周转指标1417亩,筹集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3214万元,耕地开垦费1040万元,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284万元;三是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返回资金,预计项目实施期间,全市可用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返还资金可达4500万元。以上合计可筹集资金13114万元,尚有19229万元的资金缺口,缺口部分可以用新增建设用地出让金收益弥补。两项目区实施到位后,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17亩,在完全充分保障安置用地的基础上,其中另外的指标可以用于城市建设。

2.3有以往的成功经验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可以视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延伸。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以此折算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泰兴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始于2006年,共实施挂钩项目53个,涉及除泰兴镇以外的所有乡镇。目前,所有项目全部实施到位,共新增耕地2982.6亩,并顺利通过上级验收。挂钩工作中积累的成功做法,为泰兴市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4有上级的政策支持

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有效缓解用地供需矛盾,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于2008年9月底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方案〉的通知》,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定“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具体操作办法,明确将对实施工程的地区拨付一定数额的实施资金。2011年,国土资源部将在全国部署开展“万村整治”示范工程,以村为单位,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活动。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研究实施方案。据此,泰兴市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还将能够得到上级的政策支持。

3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必须完善配套政策

3.1制定拆迁安置政策

建设“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不可避免的要对工程区内的零散居住点进行拆迁,对广大农户进行安置。因此,要制定完善的拆迁补偿和安置政策,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拆迁安置一般可分为乡镇集中安置(以宅基地换城镇住房)和货币安置两种类型让被拆迁农户自主选择,以集中安置居住为主,推进小城镇建设。对于特困农民或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要作出妥善安排,要把“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实施成民心工程,保证农民拆迁前乐意,拆迁后满意。

3.2制定土地流转政策

“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基本内容是集聚资源,集聚资源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只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运营安全,才能确保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让农民作为股东,采取出租、入股等合作形式,参与农业开发经营,让农民享受地租收入、农业政策性贴补收入、务农工资收入以及股权分红收入,保证其生活水平不降低。同时明确将整理河道水面等其他地类新增耕地的流转收益,留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需要。

3.3制定社会保障政策

对于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范围内的农民制定完整的社会保障政策,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分别实施就业培训、就近安排、养老保障等保障措施,安排好他们的生产生活。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科技、文化等部门的力量,针对农民的文化和技能状况,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免费培训和技能鉴定,引导他们通过临时性、季节性、非全日制、弹性工时制和自主创业等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就业。对于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户,可以直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换。

3.4制定土地经营政策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制定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地经营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一方面,按照“谁投资、谁整理、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吸引农业龙头企业或成立专门的农业公司对复垦整理后的成片农田进行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化效应。另一方面,使用挂钩周转指标收储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通过挂牌出让,产生土地收益,使其能够滚动运作、良性循环。在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过程中,泰兴市坚持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导向,以政府可承受、农民可接受、发展可持续为原则;以耕地规模化、农业集约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为归宿,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科学把握节奏与力度,积极创新思路与方法,为稳步推开提供示范、创造经验,努力在探索实践中走出一条符合泰兴实际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新路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