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新入园幼儿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如题所述

幼儿接受教育的基础就是幼儿园教育,是幼儿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转折点,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幼儿在新入园的时候,刚开始从家庭生活迈入集体生活,对新的环境比较陌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需要家长和教师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帮助新入园的幼儿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才能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实现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初入园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孩子从家里来到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员,面对新的生活作息时间,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据观察,影响孩子入园适应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环境因素
与家庭环境相比,幼儿园宽敞的活动空间、丰富的玩具材料都会使幼儿感到新奇和兴奋,即使适应十分困难的幼儿最初也会被这种新奇感所吸引,但这种新奇感消失得非常快。一旦消失,他们马上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布置、物品摆放、使用方法等都是新入园幼儿所陌生的,而且幼儿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不能独占,只能与同伴分享,这在客观上对新入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挑战。
(二)人际因素
孩子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交往的对象都是自己最亲密的人。进入幼儿园后,无论是交往对象还是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孩子较多,保教人员可能无法及时了解和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在与同伴交往方面,幼儿对游戏规则不甚了解,也不会恰当的表达自己的主张,因而同伴之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这些情况必然导致新入园幼儿情绪对抗和心理不适应。
(三)活动方式因素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活动范围扩大了,活动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活动方式从随意、自由转为需遵循一定的规则要求。例如,很多事情需要独立完成;作息时间与家里不同;各类有规律的活动交替进行,等等。这些对于社会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自控能力尚未发展的幼儿来说是很难的。
二.帮助幼儿稳定情绪的方法。
引导幼儿克服入园后的种种心理障碍,是帮助他们面对社会,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入园前帮助幼儿及家长做好入园准备。
入园前,重在让孩子熟悉老师,熟悉幼儿园,产生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喜爱之情,以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1.身临其境:入园前,老师组织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入已在园小班的班级,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为了不影响原班级的正常教学工作,我们每天只安排3-5名新生跟班。小班老师也要跟班进入,与每位新入园的孩子交流,并给与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如让孩子带上小水杯,和哥哥姐姐一起喝水;坐在哥哥姐姐身边一起听故事;和哥哥姐姐一起玩玩具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认识了自己的老师;老师通过观察孩子、和孩子交流,初步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家长通过观摩,初步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2.亲密接触:跟班亲子活动后,孩子们对幼儿园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对自己班的老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孩子们需要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于是,我们组织了分组亲子活动,为孩子、教师、家长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我们把班里的孩子分为两组,每隔一天来园一次,总次数不少于五次。每次都提供不同的玩具。比如,桌面玩具:木珠、雪花片、插塑积木、塑料餐具等。户外玩具:滑梯、小摇车、大沙包、皮球、玩水玩沙的工具等。在活动中,孩子们与老师、同伴的接触更为密切、频繁,老师对孩子的观察也更仔细,与家长的沟通也更顺利。老师还可以把孩子的活动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这种活动可以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和老师的感性经验,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准备,从而减少哭闹,缩短适应周期。还可以使孩子转移依恋对象,尽快适应新的人际环境。
3、走进家庭:孩子在入园前,老师进行家访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老师可以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及特殊需求。如有的宝宝要小便时就会皱紧眉头;有的宝宝不喜欢穿黑衣服的人接近;有的宝宝午睡时要咬着被角或含着奶嘴等等。其次,可以让孩子感到老师和家长是朋友,消除入园后的陌生感和紧张情绪。老师通过与家长和孩子的提前接触,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起居习惯,观察孩子的体质及生活自理情况及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和基本素质等。家长则可以加深对老师工作及幼儿园情况的了解,从而主动配合老师的工作,消除顾虑和担忧,共同为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
(二)在园时如何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1.重视幼儿的来园与离园:来园与离园虽然只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两个短暂环节,却是初入园幼儿哭闹的重点时段,会对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入园前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要叫出每一个幼儿的名字,最好是能叫出幼儿的小名,这能让孩子感到老师对它的重视和亲切,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在离园时,老师可抽出时间和家长进行交流,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一方面可以缓解孩子焦虑的心情,让孩子感到老师和家长是朋友。并与孩子进行简单的道别,如抚摸孩子的头、点头微笑着说再见、对当天的进步行为进行表扬等。这对第二天的入园也大有好处。
2.提供幼儿喜欢的玩具材料,吸引他们投入有趣的游戏活动: 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有趣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有力的支持孩子的心理调节与适应,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在游戏的放松、快乐与成功中,与同伴的积极有效的交往中,重新定位自我与恢复自信,加深对幼儿园环境、生活、学习、同伴等的积极心理体验,初步熟悉幼儿园的主要学习方式。
(1)提供安全而具有亲切感的操作材料,让孩子放松而投入。
“家”是最具有安全感和令人放松的地方,尤其对于初入园的幼儿来说。老师可以通过在“娃娃家”中投放的娃娃、家具、餐具等,给幼儿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的环境。并可通过“我带娃娃回家”的游戏,让幼儿感到放松和亲切。
老师还可投放大纸箱建造的“悄悄屋”,幼儿能从这一围拢的狭小空间得到安全感和心理安慰。孩子们挤在一起时的温暖、支持与亲切。“悄悄屋”既为孩子营造了宣泄焦虑与紧张的私密空间,也为孩子营造了安全的了解新环境并投入游戏活动所必需的观望、过渡和蓄势待发的空间。
(2)开展新奇而富有变化的游戏,让孩子好奇而投入。
老师用幼儿熟悉和喜欢的玩具材料,设计新奇而富于变化的游戏,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点。使幼儿在体验发现的惊喜和成功的乐趣的过程中,越来越主动而深入的投入到游戏之中。
(3)播放欢快而活泼的音乐,让孩子欢乐而投入。
老师选用动感强、节奏欢快活泼的乐曲和歌曲,在身体韵律、音乐韵律中,缓解了孩子的紧张与焦虑,使他们感受到了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快乐。尤其是播放的音乐幼儿在家听过,效果会更好。
3.幼儿进餐时的组织与培养:2—3岁的幼儿进餐是个比较让老师头疼的事情,由于孩子手部肌肉发展还不很协调,进餐时掉饭粒、翻饭碗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围兜,为个别吃饭时把衣服弄的太脏的孩子戴上。进餐时,对于那些使用餐具有困难或进餐习惯极不好的幼儿,老师可以一边喂饭,一边适时的教给他正确的进餐方法。老师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及进餐时,不时的提醒孩子正确的进餐方法及良好的进餐习惯。
4、幼儿午睡时的照顾及习惯的养成:2—3岁婴儿刚入托时,往往会被新鲜的环境、玩具所吸引而暂时忘却对家人的思念,但一到午睡时间,他们又会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情绪,有的甚至哭闹着要回家。这种强烈的对家人的情感依赖以及对老师的排斥,使孩子不愿午睡,甚至惧怕午睡。针对这一情况,通过实践和反思,我尝试采用各种哄睡法,使孩子尽量在较短的时间适应午睡。具体方法入下:
(1)情绪转移法:有的孩子不肯午睡,甚至连寝室也不肯进去,这时如果老师强行把他抱到寝室,孩子便会大哭大闹,影响其他孩子。2—3岁孩子情绪极易受感染,他们只要看到或听到别的孩子哭着要妈妈,就会随着哭闹,结果造成寝室哭声一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允许个别哭闹厉害的孩子在教室里自由玩耍,由保育老师一边陪着孩子游戏,一边安慰其情绪。等孩子有点困了,再由保育老师抚拍着使其入睡。
(2)物质刺激法:当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一日生活,不再排斥老师时,老师可带着孩子进入寝室,由老师抱着孩子坐在寝室观看其他孩子睡觉。当孩子又哭闹时,老师就用小红花、小糖果作为奖励,鼓励其不要哭闹。这时老师可不强求孩子睡觉,待其困倦后自然入睡。
(3)玩具吸引法:当孩子愿意进入寝室并不哭闹时,老师可将孩子从家带来的、熟悉的、喜爱的玩具放在孩子的床上,以此吸引孩子坐在自己的小床上玩玩具,老师要引导他轻轻玩,不要影响其他孩子的午睡。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玩着玩着就会困倦,这时老师就抱着孩子,一边哼唱摇篮曲,一边轻轻抚拍,让孩子渐渐入睡。
(4)肌肤亲近法:老师可逐步取走孩子床上的玩具,陪孩子入睡,边哼唱摇篮曲,边温柔的抚摸孩子的头、耳朵等,让孩子放松情绪,慢慢入睡。睡眠过程中,老师应留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惊醒,应在第一时间来到孩子床边,再轻轻哄拍孩子使其继续入睡。
(5)独立午睡法:经过上述几个阶段,孩子逐渐形成了午睡的习惯,老师要注意及时表扬孩子,慢慢放手让孩子独立午睡,并在午睡过程中继续给与关注与照顾。
5.幼儿入厕时间及习惯的培养。
孩子刚入园容易出现尿裤、尿床、拉裤等情况。有的孩子因为贪玩忘记了入厕;有的孩子在家都是家长提醒入厕,从而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的孩子在家都是用便盆,到了园里不会蹲便;有的孩子睡得太沉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老师就应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培养。
首先,应定时提醒孩子入厕,尤其是对于贪玩的孩子和睡的较沉的孩子,应个别提醒。
其次,对于不会蹲便的孩子,可以先为他准备一个便盆。然后逐渐让孩子锻炼下蹲,老师也可陪同他一起入厕,在旁边扶着孩子给其鼓励。
总之,小班孩子刚入园,拉裤、尿裤现象比较正常,老师要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对待,一定要耐心、细致,不能着急。尤其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特别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无论是接送、进餐、午睡,还是入厕等,这些习惯的养成一定要和家长进行 沟通和交流,请家长了解孩子各种正确的作息习惯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周六周日对孩子继续进行培养。千万不能觉得孩子周末在家休息就可以让其随心所欲的放松,这样不但影响老师在园一周的培养成果,而且对孩子行为的培养极其不利。这一点请老师和家长一定予以重视。
(三)入园后仍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互动活动。
孩子、家长、老师是需要密切配合和相互关注的,同时也需要及时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入园后开展的活动不仅要面向孩子还要家园互动,这样才能更好的得到孩子的喜爱,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活动:
1.服务性活动:是指班级、家庭以资源共享为目的,互相提供服务的活动,包括教育咨询、家长阅览室、媒体宣传、家访等。如,班级定期向家长开放,举办家教咨询,解决家长在家教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要求;幼儿园开辟家长阅览室,陈列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及各类理论书籍等,供家长翻阅,同时欢迎他们积极捐赠家教资料和设备,形成家园互通,双向交流;家访在入园后是不可少的,老师可不定期对幼儿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其在家及在园的表现,与入园前的家访情况进行比较,找出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2.开放性活动:是指班级对外开放,提供场地、设施,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吸引家长关心教育,包括育儿沙龙、亲子俱乐部、参观观摩等。如,班级提供场所,不定时的开展各类漫谈、娱乐及聚会等活动,向家长提供各类育儿指导。班级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向家长开放,邀请他们前来参观观摩,如,活动开放日、幼儿亲子运动会、外出参观、郊游等等。其中效果较好的有:
走进大自然和生活:大自然就是个大课堂,它会给孩子带来无限的遐想。在不同的季节可进行不同的活动。春天,到户外去踏青是最好的选择;夏天,带上玩水工具去嬉水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秋天,带孩子们去刨花生、摘苹果;冬天,让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和爸爸、妈妈、老师一起接触大自然、接触集体生活,是新鲜的、好奇的、快乐的。每次参加的家庭应控制不超过八个,太多不便组织与辅导。
举办亲子联欢会:这种形式适宜在学期结束时举行,因为此时孩子们已相互熟悉,各方面能力也有所提高。晚会节目可分为幼儿节目、家长节目、亲子游戏、老师节目、家庭节目等。幼儿节目以集体表演为主,内容为学过的儿歌、歌曲、音乐游戏等,旨在锻炼孩子的胆量,让每个孩子都有登台展示的机会;家长节目,请有才艺的家长登台献艺,如,讲故事、变魔术、木偶表演等;亲子游戏,以参与性强、适合小班幼儿特点的游戏为主。如,“抬花轿”、“袋鼠妈妈”等;教师节目,可以是才艺展示或表演孩子学习的内容;家庭节目,在自愿的基础上,给一些有特长的家庭以展示的机会。
这种形式的亲子活动为每个幼儿、每个家庭提供了互动的机会,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园取得的进步,孩子们也从中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在活动中,家长还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和不足,有利于日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3.参与性活动:家长被视为幼儿园教育与教学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教育资源而加以开发与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与活动,同时把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从幼儿园推向家庭。包括开放日、家长进课堂、家园同乐、家委会、建议箱等。如,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到幼儿园来当“老师”,为幼儿组织教学活动;幼儿园不定期邀请家长参与一些大型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六一”联欢会等;由各类型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委会,协助、监督班级工作,促进家园进一步沟通;在班内设立建议箱,请家长参与、监督、评价班级日常工作。
4.教育性活动:根据家长需要,可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家园联系窗、小型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如,邀请有关方面的教育专家、教师定期举行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家庭教育、保育知识等,纠正家长教育中的错误观点及做法,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定期把有相同问题孩子的家长请来,开一个小型家长会,有针对性的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
5、研究性活动:针对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由老师组织家长进行研讨,使大家在良好的互动中获得教育信息和教育方法,其中包括经验交流、家长论坛、家长辩论会等。如开展“家长论坛”活动,家长围绕一个主题,讲述各自不同的育儿经验与教训,共享育儿的酸甜苦辣;或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家长辩论会”。如,孩子在犯错误时家长是否应施予体罚、孩子早期识字是否合适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5、研究性活动:针对家庭教育及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由老师组织家长进行研讨,使大家在良好的互动中获得教育信息和教育方法,其中包括经验交流、家长论坛、家长辩论会等。如开展“家长论坛”活动,家长围绕一个主题,讲述各自不同的育儿经验与教训,共享育儿的酸甜苦辣;或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家长辩论会”。如,孩子在犯错误时家长是否应施予体罚、孩子早期识字是否合适等。
第2个回答  2020-11-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