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影响

1.教与学的方法、目标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信息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很多信息来不及也不需要装进大脑中,而是装进电脑里,学生只需要学会查询信息的技能。因此,传统的灌输方式,其意义越来越小,方式逐步引起重视。

2.学科教师亟待提高信息素

随着技术日益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们也需要学习全新的生活技能,以编制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应该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课堂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任何学科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位计算机教师。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实际意义。

3.信息技术将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

如果我们基于传统模式简单地利用信息技术,只能强化传统教学,使传统教学更加传统,达不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因此,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并且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1.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及特征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育信息化的显著特征包括: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 、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2.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需要信息技术的支

三、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实施

未来教育将是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是学习模式,其具体形态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基于网络的学习。

1.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内容

教育信息话的实施内容应该包含3个方面,具体是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人才培养和教师培训。

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及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持。

2.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单纯注重硬件设备上的投资,会导致设备的折旧损耗过大。按照欧盟国家的经验,教育信息化项目一次性投资在硬件、软件、培训方面大约各占三分之一,长期的应用开发和维持则投入更多。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不是追求教室的电子化,而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这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必须明确的方针。

四、计算机辅助教学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理

个别化教学,因材施教——通过人机会话,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处于积极和主动的学习状态——不思考,不动手,则计算机不反应。

能给予学生即时指导——学生不懂,可随时提问。

能给学生以即时反馈——收到学生提交的问题答案,即予评分。

百问不厌,诲人不倦:一遍不懂,可重复多遍。

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可随时随地学习。

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又简便易行:彩色,立体,活动图形显示和语言文字解说。

模拟实验,节约器材,缩短时间,安全逼真。

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的注意力不再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习合作者和教练。

2. 多媒体课件制作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的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演示型,比如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课件。

自主学习型

为了更好地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把握如下几点至关重要。

1.系统地构建教学情境。

2.不要“虚构”任务。

3.任务要有伸缩性。

4.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5.关注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不同需要。

6.适时安排教学演示
相似回答